裴敏欣
●華裔美國政治學家,專長中國政治經濟、中美關係
●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
●德國馬歇爾基金的資深成員
●著有《出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起源與共產黨的潰敗》
對多數美中貿易戰的觀察者來說,中國不公平的貿易措施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保護主義深信不疑,是這場戰爭爆發的藉口。但這樣的解讀漏了一個關鍵發展:美國和中國幾十年來的外交政策正在消亡。
貿易爭執並不是什麼新衝突。如果是像美日兩國1980年代時那樣,盟友之間發生爭執的話,要斷言根本原因確實是經濟問題並不會有什麼疑慮。但如果是像現在的美國和中國這兩個戰略敵人,可就不只是經濟層面這麼簡單了。
在過去5年裡,中美關係起了根本上的變化。中國嚴重開倒車回到極權主義,這點在去年3月廢除國家主席連任限制最為明顯。中國還想透過《中國製造2025》追求國家產業政策。
另外,中國持續在南海建蓋島嶼,企圖改變領土現況,還推動了一帶一路倡議,挑戰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的意思不言而喻。這些都足以說服美國他們的對中政策完全失敗。
雖然美國還沒制定新的中國政策,但美國的處理方式非常明顯。去年12月公布的最新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和1月的國防戰略報告(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中,指出美國現在認定中國是「修正主義強權」(revisionist power),決意對抗中國「企圖在亞太地區取代美國」的行動。
就是這樣的戰略目的突顯出美國近期的經濟手段,包含川普過分要求中國在2年內砍掉對美貿易盈餘2000億美元。除此之外,美國國會正在通過一項法案,限制中國在美國的投資,並擬定中國學生簽證計畫,限制他們在美國大學研究先進科學與技術的人數。
目前的貿易爭執不只是經濟問題,使得場面更加難以收拾。雖然中國在短期內可能因為大幅讓步和一些運氣,可以躲過毀滅性的貿易戰,但長期來看,美中關係的發展曲線幾乎確定會發生急劇的戰略衝突,甚至可能演變成全面爆發的冷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遏制中國可能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籌組原則,而且兩國都認為雙方經濟依存是不能容忍的戰略負擔。對美國而言,允許中國繼續進入美國市場和科技,等同給中國工具來打擊美國經濟以及地緣政治。對中國來說也是如此,無論代價多高昂,經濟脫鉤(economic disengagement)和技術獨立於美國,對維護穩定和確保中國戰略目標來說,都會被視為至關重要。
在經濟上脫鉤的話,美國和中國就更沒有理由在地緣政治競賽上克制自己。這兩個擁有核武力量的國家確實不太可能會爆發一場熱戰,但他們幾乎可能會引發一場加劇全球整體風險的軍備競賽,同時戰略衝突擴張到世界上不穩定的區域,最有可能的方式是代理人戰爭。
好消息是這兩國都不想陷入危險又代價高昂的冷戰,畢竟冷戰可能會持續數十年。有鑑於如此,第二種情況─管控的戰略衝突─更有可能發生。在這種狀況下,經濟脫鉤將逐步發生,但不會全面脫鉤。儘管美中關係的本質為敵對,但是雙方都有經濟動機來維持合作關係。同樣地,雖然兩國積極爭奪軍事優勢與盟友,卻也不會進行代理人戰爭,或是向與對方發生武裝衝突的力量或團體提供直接軍事支持(比如阿富汗的「神學士」(Taliban)或新疆的維吾爾族武裝分子)。
這樣的衝突顯然有風險,不過他們是可被管控的,只要兩國有紀律、可互相知會,並具有策略領導風範。以美國為例,現在不存在這樣的領導人。川普的不穩定中國政策證實他不具有策略視野或外交紀律,以做為政策指導或管理戰略衝突,更談不上有開啟冷戰時代的能力。
這表示至少短期內,中、美關係會趨向「交易式衝突」,包括頻繁的經濟與外交爭端與偶發的合作機遇。在這種情況下,雙邊緊張關係將持續,因為個別爭端在缺乏策略方針下,是依據個案利益狀況而分別處理的。
因此,無論他們目前的貿易問題如何,美國和中國似乎將趨向長期衝突。無論這種衝突如何形成,都將導致雙方、亞洲和全球穩定付出高代價。
(責任編輯:林思怡)
(原標題為《The Shape of Sino-American Conflic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