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茲
●牛津大學布拉瓦特尼克政府學院院長
●全球經濟治理專案創始人
英國政府啟動將英國變成「出口超級大國」的計畫。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畫,甚至可以說是天方夜譚。在美國、中國貿易戰升級的背景下,世界各國都在忙於鞏固其貿易關係,捍衛現有供應鏈。英國沒有這樣做,正在與歐盟完成「脫歐談判」的最後階段。
脫歐將葬送英國與最大交易夥伴的關係,英國很快就會變成更次要的出口國,同時也將成為更次要的力量。
英國立志成為貿易大國的國家,第一要務是建立與其他國家的明確穩定的貿易安排,從而讓企業能夠跨國合作生產商品和服務。中國正是這麼做的,大量投資於基礎設施,建立貫穿歐亞的跨國聯繫。歐洲國家也是這麼做的,幾十年來建立和擴大歐盟單一市場。
這些工程的合理性來自一個事實:國際貿易總量的整整四分之三,來自用於後續產品生產線生產最終產品的投入品。全球價值鏈改變政府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對中國徵收關稅時,國內小企業維持菁英所急需的進口成本隨之提高。
類似地,英國政府的脫歐計畫也將破壞英國企業所依賴的供應鏈。舉個例子,寶馬Mini的曲軸在車輛完工過程中要3次跨越英吉利海峽,這意味著任何出入境的延遲都會影響到這條供應鏈的獲利能力。
與其英國脫歐戰略一樣,英國政府的新出口計畫對於英國企業也是一頭霧水。英國出口有整整一半流向歐盟,但許多英國企業現在弄不清楚,未來是否還能與歐盟合作夥伴一起生產。
成功的21世紀出口戰略的第二要務是聚焦服務業。這在英國政府與歐盟的談判中卻幾乎被忽視。服務業占英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79%,貢獻了英國經濟大約80%的就業,製造業只有10%。服務業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第一個景氣回升的行業,到2017年,英國服務業出口是服務業進口的近2倍。
英國政府缺少服務業計畫,這可能帶來嚴重後果。服務出口可能比貨物出口複雜得多。對一個出口律師、醫生、工程師、保險人、會計師和教師的國家來說,其他國家必須承認和信任它的執業資質和總體監管機制。因此,服務出口總是與地區經濟和法律一體化齊頭並進。
對英國來說,其40% 服務出口流向歐盟,21%流向美國,其餘流向亞洲、非歐盟歐洲國家、拉丁美洲、非洲、澳洲、南太平洋。這些事實不會因脫歐派主張的振興英聯邦、創造新全球英國的口號而改變。如果英國服務業失去歐盟單一市場的准入,其最大產業競爭力——以及英國80%的就業——就會受到威脅。
儘管這些服務出口市場不在歐盟,但過去打開它們的全球措施將以失敗告終。因此,英國貿易戰略應該專注於贏得這些市場的更大佔有率。這代表要在競爭中勝過對手。在英國,最大的服務業出口是貿易專家所謂的「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這代表需要訓練、吸引和留住全球最好的專家。
但要實現這些條件,英國大學和研究實驗室必須成為世界級機構,能夠從其他國家,特別是歐盟國聘僱專家。畢竟,歐盟——尤其是法國和德國——很快就將成為它的最大競爭對手。此外,歐盟的服務業出口額高達2.3兆美元,是目前全球占比最高的。
不幸的是,英國在此方面的策略很匱乏。嚴格的移民政策和英國脫歐陰霾正在驅趕外國專業人士。如果,英國想成為出口超級大國,應該歡迎移民、致力於確保移民流程優於競爭國家。
美國-中國貿易戰可能導致中國服務市場略微開放,這對於服務出口國來說是新機會。但這也有可能關閉已有的市場。例如,高盛建議,投資者把資金投放在針對內需的企業以抵禦貿易戰風暴。
英國際貿易大臣利福克斯(Liam Fox)在宣佈新貿易戰略時承諾,提高出口將增加英國的經濟復原力,帶來更高技能、薪酬的工作機會。但英國完全與此背道而馳。英國破壞讓企業能夠無縫接上世界最大服務市場,同時拒絕移民,導致走向經濟脆弱、技能不足、薪資低迷之路。
這絕非英國追求貿易超級大國地位的機會時刻。英國可以離開歐盟,也可以志在提升出口,但不能同時兼顧兩者。
(原標題為《Britain's Losing Trade Strateg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