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尼爾
● 英國前財政大臣
● 高盛資產管理前董事長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榮譽經濟學教授
美中之間不斷發酵的衝突是國家、企業和個人間零和競爭(zero-sum)的典型實例,美國假設,如果中國以美元計價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美國,那麼美國經濟前景所遭受的損失大致相當於中國所得到的收益。
打這場爭奪貿易或技術主導權之戰的想法完全契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經濟和外交政策的認識,中國華為財務長兼創辦人之女孟晚舟最近在加拿大被捕事件已向外界表明:川普政府為達目的,正採用愈趨殘酷的方式逼中國就範。
但這次高調逮捕奇觀的背後卻隱藏著若干基本的經濟事實。
首先,一個國家的收益並非一定是另一國家的損失,美中兩國都可擁有充滿活力的技術行業,同時都可從對方的創新中受益。此外,中國經濟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其他國家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鑒於依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規模實已超過美國,擔心它在並不等同財富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美國似乎相當多餘。
占主導地位的大國因排名屈居第二而感到自我懷疑或信心喪失,這是很自然的事,但就像全世界在發現美國已成單一最大經濟體時所做的那樣,美國也必須學會克服這種情緒。此外,長期經濟成長背後的兩大主要驅動因素是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及生產率。
中國的人口規模遠大於美國,因此(除非中國陷入永久性的低生產率陷阱,否則)中國經濟的規模在某一時點超越美國是順理成章的事,印度也同樣如此。
中國消費者是一直被忽視的另外一個因素。
對特定經濟體中的諸多企業而言,國內消費市場規模在最大程度上決定了經濟成長潛力。在目前這個10年開始時,中國政府統計顯示,國內消費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8%;但截止2017年底,中國的國內消費已佔國內生產總值42%至43%的比例。
按價值計算,中國的消費市場現在約為美國的1/3,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如蘋果等指標性的美國企業在中國銷售如此多的iPhone手機。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10年後,美國國內消費仍佔據約GDP的70%。但全球和美國經濟不太可能在今後十年仍然依靠這一需求來源,這恰恰解釋了為什麼所有人都應當歡迎中國市場的快速成長,尤其是西方公司,將越來越依賴中國的消費市場。
鑑於成長潛力,中國消費市場將繼續吸引美國企業和投資者,包括來自矽谷的創投公司,到目前為止,中國法規似乎並未打壓大型的美國科技公司,就連8年前離開中國的谷歌(Google)據聞也在研發搜尋引擎審查技術,以滿足中國政府,好重新進入中國市場。
同樣,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等頂尖的矽谷投資公司多年來始終積極投資中國的風險資本初創企業。
其他國家當然有權對中國國內治理策略持不同意見。但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中國完全有理由推行它認為適合的政策,至少在有證據證明中國的國內民眾反對這些路線前,中國有這個權利。
做為應用範圍更廣的中文版WhatsApp,微信等數位軟體的廣泛應用表明:中國消費者並沒有因政府控制而裹足不前,反而非常享受大量觸手可及的新平臺財富,此外,證據顯示,部分美國科技公司似乎也並不具有對自身平臺百分百的控制。中國對企業行為的更多控制也許並不適合那些隨心所欲的企業,但卻可能產生某些社會效益。
至於華為案,如果事實證明該公司的確違反了禁止將美國技術轉讓給伊朗的契約義務,那麼讓華為承擔後果應屬完全合理。其實任何出口企業都是如此:美國的二級制裁意味著世界各國企業和政府必須思考他們與伊朗的業務是否重於與美國的業務。
但美國也要對自身行為進行審慎的考量,往後某個時間點,美元作為全球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的地位可能遭到挑戰,如果美國在實行二級制裁方面太過激進,那麼其他國家可能不是研發自身的支付系統,就是禁止國內公司進一步與美國公司進行業務往來。
中國能否在未取得技術主導地位的情況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這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但其他國家卻不應以自身經濟發展和長期穩定為代價,對中國進行無止境的糾纏。
(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Trump’s Economic War of Choic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