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送中視角:錯不在中國政府 錯在香港政府

 

沈聯濤

 

 ●香港證監會前主席

 ●現為中國清華大學兼任教授

 

肖耿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

 

 

具「亞洲國際都會(Asia’s world city)」美名的香港擁有高度競爭力,更是全球貿易樞紐,亞洲各大城市無不向之看齊。

 

然而,當前香港的地位之所以搖搖欲墜,實則咎由自取。

 

數月前香港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草案,意在簡化引渡嫌疑犯至台灣、中國內地及澳門的程序,不過此舉導致大批市民發起多次抗議行動包圍全城,為此,港府已無限期暫緩法案。示威者及多數外界觀察家視修正條例為中國中央政府的法律手段,密謀將眼中釘送進大牢。

 

依照密謀派的邏輯,他們認為,1997年中國恢復對昔日英國殖民地香港的主權,並實施「一國兩制」原則保證香港自由自治,維繫香港與中國內地關係;然而一旦通過修正案將可能危害香港自由法治。

 

不過,這樣邏輯是自誤誤人。

 

引渡協議所在多有,香港與其他20個國家都有簽署。更重要的是,中國深知保障香港和平與繁榮的國際都會地位,融合中西雙方的商業貿易、管理體制與意識形態才是上上策。

 

中國中央政府因而一再讓步,全中國繳納税率最低的地區為香港,也就是說,香港市民在國家外交、國防與安全的公共財的付出少於其相應比重;無論是否通過引渡修正案,香港都享有最大的自由與自治。

 

然而香港自身的不安全感,反倒使其當前的優勢岌岌可危,一如許多評論家所指,近年來,中國傑出的經濟發展已削弱香港位居金融、物流與貿易中心的領導地位。

 

1997年中國對外貿易過半由香港主導,中國近1/5的GDP更是讓香港一手包辦,無論是GDP、人均收入(per capita income)或是海運貨量,當時的香港均大幅領先中國最繁榮的城市:上海。

 

時至今日,香港僅佔中國貿易的1/8,GDP方面,香港不僅落後上海,更屈居北京與深圳之後;以海運貨量來說,香港甚至排在中國最小的城市寧波之後。

 

香港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不僅使市民不知所措,香港更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無疑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香港青年逐漸意識到缺乏英文及普通話能力,使自己在國際化浪潮下居於劣勢。

 

錯不在中國中央政府,錯在香港政府,阻礙港民獲得可負擔的公共住宅、提升職能與改善就業機會的就是當地政策。

 

中國政府的計畫對香港經濟與金融地位興許能發揮作用,其中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最具潛力,計畫預計提升廣東南部的珠江三角洲9座城市,外加香港與澳門的經濟發展。不過部分港人反對內地化,認為《綱要》會進而侵蝕香港的政治自治、經濟實力、及港人身份認同。

 

問題是香港的不滿,大多為當地人,何以會迅速擴散為大規模示威行動,光是6月16日當天便吸引近200萬港人上街抗議,成為港史規模最大的示威遊行。

 

或許在網路中可尋得答案的蛛絲馬跡,再說得精準一些就是:答案或許躺在社群網站打造的數位同溫層(digital echo chambers)裡。

 

不單只有香港,過去在網路同溫層的推波助瀾下,甚至在2009年至2012年間掀起一波全球示威潮,從伊朗綠色革命(Green Movement)、阿拉伯之春起義(Arab Spring)、美國的佔領華爾街行動(Occupy Wall Street),陸續到葡萄牙、西班牙與希臘等國的反撙節示威。

 

社會學家卡斯特爾(Manuel Castells)在其著作《憤慨與希望的網絡: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Networks of Outrage and Hope: Social Movements in the Internet Age)》中主張,此類「多面向叛亂(multifaceted rebellions)」的成因包括貧困、經濟與缺乏民主,但多半是來自「對政治的憤世嫉俗,加之權勢者輕侮傲慢挑起的恥辱感」。

 

同溫層的情緒唯有透過網路串聯才能演變為大規模行動。

 

那些被權勢者羞辱的人「對黨派置若罔聞、不信任媒體、沒有任何帶頭者並拒絕所有正式組織。」這些人尋求行使「反抗權力(counter power)」,「並從自主溝通的過程中逐漸成形,不受掌權者的控制。」

 

社群媒體平台則助長此一過程。

 

對地方議題抱持相同看法的人透過社群媒體集結,社群媒體卻將這群人與相左的觀點隔離開來,加深兩極化,造成民眾的懼怕轉變為憤怒,在某些情況下,「憤怒再轉化為希冀人性更上一層樓(outrage into hope for a better humanity)」

 

從同溫層集結並由情緒主導的活動往往會招致暴力,想必現在香港了解這個道理了。示威者7月稍早攻佔並破壞香港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綜合大樓,接著則是中聯辦。 

 

在示威之外行動甚至擴散到地方區域,使得警方蠟燭兩頭燒。如此一來示威者更是將自身置於危險之中:上周,無數頭戴面具手持棍棒的男子在地鐵站攻擊準備自示威活動返家的民眾,造成45人住院及1名重傷。

 

在情緒十分高漲且相當兩極的氛圍中,實在難以保全香港作為中國與外界穩定且可靠的橋樑,但事關重大,沒有人能置身事外。首要任務便是深入討論如何平衡「兩制」賦予香港的自治,並且保證「一國」的主權得以彰顯。

 

討論過程中香港市民務必仔細籌謀。

 

香港作為中國最具國際化的地區,對於形塑中國與全球不間斷的融合,以及鼓勵經濟開放的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若是對當前地位棄之不顧,中國中央政府未來還是會勇往直前,香港則將望塵莫及。

 

 

(翻譯:盧思緯,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Self-Harm in Hong Ko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