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新發現 阿茲海默症有救了

李宸儀 2017年07月07日 08:24:00

深受阿茲海默症所苦的患者可能有救了!英國劍橋分子生物實驗室(The 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的研究團隊,解剖了一名阿茲海默症患者大體的腦部組織,並首度透過顯微鏡詳細拍下了濤蛋白(Tau proteins)的纏繞方式。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在醫界「打開了新的紀元」,將有助於治療阿茲海默症藥物的研發。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的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失智人口高達4680萬人,而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為主,大約占總失智人口的6到7成。

 

此外,阿茲海默症也是美國十大死因排名中的第六位,隨著罹患機率的提升,阿茲海默症也成為全球最為棘手的疾病之一。

 

阿茲海默症症狀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較為緩慢,並且將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發病初期會出現難以記住近期發生的事情的狀況,並漸漸出現對人冷感、疑心、易怒、具攻擊性、容易迷路、喪失長期記憶等症狀,最後更可能出現喪失身體機能的狀況。

 

由於阿茲海默症發病時間長,而患者又因失智關係常常做出難以預料的行動,因此患者通常皆需要人長期看護,對於患者家屬和社會來說都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儘管醫界以投入大量資源研究阿茲海默症,但目前僅能以藥物延緩發作,卻無法有所根治。

 

阿茲海默症的成因

 

阿茲海默症的主要成因為腦中兩種蛋白質的沉積,一種是由β類澱粉蛋白質堆積所造成的斑塊,而另一種則是由濤蛋白堆積所形成的纏結。

 

隨著年紀的增長,腦內的類澱粉斑塊及神經纖維纏結也會逐漸堆積,但阿茲海默患者的這兩種堆積特別突出,因此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失智症狀。

 

 

儘管了解了阿茲海默症的成因,但多年來全世界醫界和科學界不斷針對此兩個病理特徵研發新藥物,但成效卻都不盡理想。

 

英國團隊解析濤蛋白特徵

 

然而,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劍橋分子生物實驗室的一項新發現,卻可能為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帶來一線生機。

 

該團隊解剖了一名罹患阿茲海默症致死的74歲女性的大體,透過將其大腦組織放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發現了患者腦內的濤蛋白纏結越多,則將導致其症狀越加明顯。

 

事實上,這項研究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被學界發現,但卻沒有人將濤蛋白纏結的具體樣貌描繪出來。因此,該團隊便透過顯微設備拍下了十萬張的阿茲海默症腦內濤蛋白纏結的樣貌,並將其研究成果發布於科學期刊《自然》(Nature)。

 

 

照片有助研發標靶藥物

 

團隊研究人員謝爾斯博士(Sjors Scheres)指出,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這些照片可能是毫無意義的,但對科學家和醫學家來說,這將是近年來在治療阿茲海默症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項發現。

 

謝爾斯博士進一步說道,過去學界在不了解研究濤蛋白纏結之組成結構的前提下來研究治療藥物,就彷彿是盲人摸象,而現在透過這些照片可以得知纏結的結構和組成,將更能精準的進行阿茲海默症標靶藥物的研發。

 

而另一位研究人員勾特博士(Michel Goedert)則表示,這是第一個以高解析度展現人腦樣本中濤蛋白纏結結構的研究,下一步便是利用這些訊息來研究神經退化型疾病的運轉機制。

 

 

【編輯推薦】

成立21年顛覆世界想像 讓中東政權如坐針氈的《半島電視台》 

 

【熱門影片推薦】

美國國慶煙火嚇壞毛小孩

Volvo:2019年後只賣電動車

美國將對北韓動武?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