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藥品政策會議紙上論壇(五)》新藥預算成長有限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醫療保健支出是投資而非成本

邱家琳 2022年12月09日 10:05:00

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楊約翰攝)

健保總額逐年成長,今年更突破8000億,新藥預算卻沒有隨之增加,近5年來都維持在20多億元左右,今年預算執行率更可能創下新低紀錄。2022年健保新藥預算編列22.68億元,但截至第二季止,僅使用8600萬元,執行率不到5%,據專家學者預估,到今年底前,新藥預算恐有20億無法用完。

 

針對新藥預算執行率低、納入健保的審查流程緩慢,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提出成立藥品實證中心、建置新藥先行納保與退場機制兩大建議,並呼籲政府轉變觀念,將醫療保健支出視為「投資」而非「成本」,才能提高醫療品質,真正保障民眾健康。

 

 

建立藥品實證中心 彈性審理藥品

 

目前醫療科技評估(HTA)在台灣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新藥有效性與經濟評估。隸屬醫藥品查驗中心(CDE)的HTA小組必須在42天產出報告,包含國外臨床試驗數據、國外新藥審核資訊等內容,藥廠可針對內容提出意見,彙整後作為專家諮詢會議的討論依據。

 

從新藥審查流程來看,洪子仁認為,台灣缺乏藥品的實證研究機構,因此許多研究數據來自國外,但不同人種的體質具有差異性,在國外臨床試驗結果佳的藥品,在台灣不一定具有一樣的療效;若有藥品實證研究中心,可針對新藥的經濟效益、國內臨床的治療效益做出完整評估,審查委員較能判斷是否引入新藥。

 

洪子仁也提到新藥審查應視藥品狀況彈性調整,以藥品本身資料的完整性來決定審查天數,包括使用的人數、臨床效益與經濟評估等資料。若臨床效益仍不明顯且缺乏研究數據的藥品,應增加審查天數,而數據充足、具有高效益的藥品則可加速引進。

 

建立新藥先行納保與退場機制

 

在健保財政惡化、預算成長幅度小的情況下,新藥納保速度難以加快,以癌症新藥申請健保給付為例,從遞交申請到病友使用到新藥的時間,平均要等待730天,近來甚至有惡化的情形。 

 

「藥品有進場機制,也應該有退場機制,必須定期審視。」洪子仁建議,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重新檢討與修正藥品納保制度,加快新藥納保,及早取得臨床數據,並在納保前兩年,持續追蹤蒐集國內的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並檢討其使用情況;若醫療效益並不明顯,就要有相應的退場機制,改讓其他藥品進入健保。

 

除了新藥納保的檢討機制外,洪子仁也提出舊藥的退場機制。舊藥退場須以科學數據作為基礎,對藥品納入健保後的使用效益有充足的實證評估,以決定藥品是否退場,但無須像新藥納保檢討機制如此頻繁,五到七年檢討一次即可,淘汰有新藥可替代的舊藥,調整舊藥的價格,以精進健保的藥品給付情況。

 

 

健康不應被視為成本支出 觀念應轉為投資

 

台灣健保財源明顯不足,進而排擠新藥的引進。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2020年各國醫療支出平均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9.7%,台灣僅佔GDP的6.7%,美國則高達19.7%,相對其他先進國家較低。

 

洪子仁說明,根據醫療經濟學理論,民眾對於健康的醫療需求,高於經濟成長的幅度,當經濟每成長1%,醫療需求成長會大於1%。從OECD國家來看,過去20年間,醫療年均成長率約為2%,台灣卻只有1.2%,長久下來,造成台灣健保總額入不敷出,且情況越來越嚴重。

 

「健康到底是成本還是投資?」洪子仁表示,若健康是成本,成本當然越低越好;若將醫療支出轉換成為「投資」健康的觀念,增加資源投入,就能提高醫療效益與品質,進而增進國民健康。台灣社會長期認為醫療費用為支出成本,因此健保預算遲遲無法成長,若政府也轉換觀念,視台灣醫療的投入為一種國家未來的投資,那除了調整保費繳納架構以外,政府也應修訂健保法,編列合理預算,讓台灣醫療品質跟上國際水準。

 

洪子仁語重心長說,近年台灣經濟暢旺的情形下,政府的財政收入也跟著擴張,卻沒有拿出任何一塊錢投資在照顧人民健康,造成健保服務由健保體系來承擔,短期之內還能滿足民眾的醫療需求,但長期健保投入不足,健保的負擔越來越沉重,國民健康也逐漸落後於國際甚至亞洲各國。又以產業發展角度而言,未來沒有人願意投入生技醫療相關產業,無法成為政府口中下一個兆元產業,新醫療科技的引入也會越來越艱辛。

 

在面對健保財政惡化,醫療品質跟不上國際,洪子仁認為在藥品的使用上,台灣應建立完整的實證研究基礎,以加速新藥納保與藥品的代謝。在健保的發展方向上,政府則應視民眾健康為積極投資,擴大資源投入與改革,才能讓新藥新科技持續被引進,增進台灣醫療品質。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