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藥品政策會議紙上論壇(六)》加速新藥可近性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劉桓睿:設立藥品監測機構、用稅收挹注健保

邱家琳 2022年12月09日 10:06:00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王侑聖攝)

對許多癌症與罕病病友來說,新藥與新科技能否納入健保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否則龐大的醫療費用將造成經濟上的困難。然而,2022年健保新藥預算編列22.68億元,截至第二季止,僅使用8600萬元,執行率連5%都不到,在今年底結束前,執行率可能難以突破10%,屆時將高達20億預算未能使用,恐怕創下健保史上新低紀錄,編列的預算無法確實引進新藥嘉惠民眾,也讓病友團體感到失望。

 

針對新藥預算執行率低、納入健保給付的審核過程緩慢,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健保給付條件嚴格、限縮使用人數的原因,與長期新藥預算編列不足有關,所以他們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推動「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就是希望在健保之外多一個財源,讓病友有機會接觸新藥;結果看到今年新藥執行率連5%都不到,編列的新藥預算卻不有效率運用,令他們非常錯愕。

 

除了成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外,劉桓睿也給出三大建議,包含國內藥品缺乏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應設置負責藥品監測、直接隸屬衛福部的機構,蒐集病友使用數據,以利設定對治療效果最切適的健保給付條件與藥價談判;藥品需建立汰換機制達成健保財政節流,也讓省下來的錢能挹注到新藥;政府更應該思考用更多稅收挹注醫療資源,建立永續的藥品政策,盼提升新藥可近性。

 

 

設置藥品監測機構以確實評估藥物療效

 

新藥是否通過給付的流程,需經過專家會議與藥物共擬會議。其中,專家會議在審查新藥時,會從藥物相對療效與安全性、藥物經濟學(成本效益)、財務衝擊等面向評估,但隨著健保財務日益惡化,財務衝擊往往成為會議主要關注的面向。

 

在新藥納入健保的討論上,劉桓睿建議,應考量病友是否有使用到最適合的藥物,但受限於健保財務問題,限縮的健保給付規範使病友時常錯過最佳的用藥時間點,難以看見藥品的最佳效益。

 

對此,劉桓睿說明,健保經常以限縮給付資格與條件來掌握財務衝擊,導致病友沒辦法在臨床最佳時機使用藥品,例如臨床試驗的第二線用藥,健保給付限縮病患需要到第三線才能使用,很難展現出新藥的價值,在此情況下蒐集的真實世界數據,是有所偏誤的;目前,健保署依據如此限縮給付與嚴格條件下得出的偏誤數據,來判定新藥療效不佳,又更加限縮給付,並制定更加嚴苛的給付範圍,造成了惡性循環。

 

據了解,健保署目前蒐集的用藥狀況與數據,僅來自健保給付的藥品使用情形及藥廠提供的臨床資料,自費藥品的數據並沒有納入討論。換言之,健保署沒有全面性地取得藥品的使用情況,所謂的「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仍無法完全反映藥物治療的價值。

 

劉桓睿指出,美國食藥署所蒐集的用藥數據是涵蓋公費與自費,但台灣的食藥署目前沒有類似職能;產出藥品評估報告的醫療科技評估(HTA)小組雖隸屬藥品查驗中心,但實為健保署下之單位,僅負責健保委託的數據蒐集與財務影響預估,他希望未來可以看到更全面性、超脫健保職權,直接隸屬衛福部或與國衛院相似的機構,以確保獨立性,並可以更提升地位與其專業性,進行所有用藥的管制與監測,在往後的藥價談判與健保給付條件設定時,才有參考基礎。

 

 

藥品需建立汰換機制來達成健保財政節流

 

「健保每次在講開源節流,方向都蠻奇怪的,變成是叫大家不要醫療浪費。」劉桓睿表示,台灣有很多過專利期的藥品仍受健保給付,且價格比歐美國家高出許多,但政府卻沒有建立藥品汰換機制,讓健保財務負擔沉重。他建議,政府應該讓生物相似藥或更便宜的替代性藥品進場,引進藥品差額負擔制度,並同時建立機制讓省下來的錢能挹注到新藥。

 

「雖然醫藥在台灣被視為相對公益的產業,但背後還是有一套商業機制,政府不能既砍過專利藥物的價格,又阻擋新藥納保,不能為了省錢將機制破壞掉。」劉桓睿也提到,在某些給付條件下,病友要等到使用一線與二線藥物無效後,才能使用三線療效較好的藥品。整體來看,一二線的藥物療效不好,還繼續使用,不也是一種浪費?

 

劉桓睿建議,未來若順利成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將有一筆額外的財源,讓病友透過這筆財源使用新藥,同時也能扮演蒐集新藥數據的角色,作為健保藥品給付的參考,讓原本未納入健保中的使用數據得以被涵蓋,讓真實世界情況更可以從數據上呈現出來;衛福部設立藥品監測機構後,更可依據數據所呈現的病友使用藥品的真實療效,檢討藥品是否該繼續給付,為健保財務確實達成「節流」。

 

 

用稅收投入醫療資源

 

根據劉桓睿的觀察,健保原本以社會保險的方式規劃,最初的設計概念是透過風險分攤的機制,讓罹患重大傷病或需負擔高昂醫療支出的人不用承擔如此大的風險,但現在已經演變為社會福利,將大小病症都涵蓋,而導致健保財政緊繃。

 

劉桓睿表示,若政府想讓健保以社會福利的方式照顧到所有人,就應該用更多稅收或其他公務財源投入醫療資源,不能期望用原本的小餅,做那麼多事情。對於政府推動部分負擔新制,他表達支持,但需要設定上限,且重大傷病應免部分負擔,以回歸健保原本的分攤風險概念。

 

針對專家學者倡議召開全國藥品政策會議,劉桓睿也非常支持,他強調,台灣需要建立國家級藥品政策,包含監測藥品,建立汰換機制、加速藥品流動等,讓藥品有進有出,減低健保的財務壓力,讓藥品政策得以永續發展。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