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軍事衝突可以給台海戰爭的啟示

林穎佑 2022年03月02日 07:00:00
烏東部隊與先鋒的俄軍很可能不是主力,真正合成化部隊正在後方伺機而動,等到最後再把王牌出動。圖為烏克蘭第二大城卡爾科夫血戰後的戰損的裝甲車。(美聯社)

烏東部隊與先鋒的俄軍很可能不是主力,真正合成化部隊正在後方伺機而動,等到最後再把王牌出動。圖為烏克蘭第二大城卡爾科夫血戰後的戰損的裝甲車。(美聯社)

隨著烏俄之戰的發展,各界所關心的除了以美國為首的歐盟國家是否會介入?或是會用哪一種方式介入?但對我國而言,最須關注的是解放軍從中所觀察並學習的內容。畢竟自1988年的赤瓜礁海戰之後,雖然解放軍並無對外戰爭的經驗,但後冷戰時期的每一場戰爭都對解放軍造成軍事思想的衝擊與軍事戰略的演變,甚至是2016年所進行的軍改都是面對現代戰爭刺激下的變革。因此對我國而言,如可從烏俄衝突中觀察可能對解放軍的刺激與影響,便是需觀察的方向。畢竟在體制與裝備上,解放軍仍然有不少俄軍的影子。

 

宣傳與不實訊息

 

過去蘇聯的軍事思想中曾提到:先用火力消滅敵人的1/3;再用宣傳讓剩下的1/3無力:最後的1/3就會自動崩潰了。在此基礎下,俄羅斯也在經過初期的交戰後提出談判,但在每輪談判之間,也沒有放鬆對烏克蘭的軍事攻擊。其最大的目的可能是希望藉此動搖烏克蘭軍心,甚至期望能激發烏克蘭內部出現主戰派與主和派的對立,並且主動出現親俄政府撤換當前的澤連斯基。以戰逼談背後的算計是持續削弱敵方武力。

 

本次的軍事衝突中,如何掌握網路宣傳是重要的一環。無論是烏克蘭人民的奮戰、蛇島十三烈士、空戰英雄基輔之鬼都是期望藉此激發烏克蘭民眾的抗敵意志。但相反的俄羅斯也釋放出不少似真似假的宣傳影片,特別是可能被俘的蛇島士兵,這都說明在當代戰爭中宣傳戰的重要。這也可能是為何俄羅斯並未全面切斷烏克蘭網際網路的原因,甚至有可能主動提供無線網路,除方便散佈對俄軍有利的訊息之外,更能反追蹤使用者。

 

現代化的軍事衝突中,如何掌握網路宣傳是重要的一環。無論是烏克蘭人民的奮戰、蛇島十三烈士、空戰英雄基輔之鬼都是期望藉此激發烏克蘭民眾的抗敵意志。(美聯社)

 

雖說宣傳輿論在當代戰爭中相當重要,但須注意的是,再怎樣華麗的宣傳仍然不能取代戰場火炮的現實。如在2003年第二次波灣戰爭期間的伊拉克新聞部長穆罕默德·賽義德·薩哈夫(Muhammad Saeed al-Sahhaf),在多次的國際新聞簡報中不斷強調伊拉克軍的英勇善戰以及對聯軍的言語反擊,即便美軍戰車進入巴格達,其侃侃而談的從容態度令國際媒體印象深刻。雖說如此,但依然無法改變戰爭的結局。這也說明即便輿論新聞戰能發揮作用,但依然需要實際軍力作為後盾。

 

戰況的發展

 

烏東部隊與先鋒的俄軍很可能不是主力,真正合成化部隊正在後方伺機而動,等到最後再把王牌出動。特別是奮戰的烏軍在經過數日戰鬥後所累積的疲憊與戰損是否能抵擋後續的俄軍?便是疑問。這也代表戰事拖長,雖然對於俄羅斯的經濟以及後勤是一大考驗,但與烏克蘭相比依然占上風。特別是對俄羅斯來說若能在此次軍事行動中,讓烏克蘭去武裝化,且回到親俄的陣營達到不加入北約的政治目標,是能承受相當程度的傷亡損失,但烏克蘭卻沒有這樣的條件。

 

因此固然烏克蘭民眾可能擁有強烈的抗敵意志,以及來自外國友邦陸續的軍援,但烏克蘭部隊能否在短時間內操作這些武器,戰機依然需要機場的地勤協助。現代戰爭的專業化已非臨時編組的民兵組織以及人手一支莫洛托夫雞尾酒(汽油彈)可以解決,特別是俄羅斯有可能透過圍點打援的方式,結合談判弱化烏克蘭軍的抵抗,且若如烏克蘭所說開始釋放囚犯參戰,這也代表烏克蘭正規部隊已有相當的戰損,參戰的犯罪能否廷存戰場指導發揮作用,或是成為暴亂的夢靨都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小結:對台海戰爭的啟示

 

從公開資料中可看到俄軍也受到戰場迷霧的困擾,最大可能是來自於美軍與北約部隊的電子干擾,也可能代表其GLONASS系統可能還有升級的空間,未來是否有可能與中國北斗三行系同合作值得未來觀察。而承襲俄軍的解放軍是否會在更加重視認知戰以及在未來的中俄軍演中參考與借鏡俄軍在此戰的表現,以及未來解放軍軍武發展上是否會參照此次軍事衝突的教訓,對軍改後的解放軍是否有新的刺激?這都是未來觀察的方向。

 

後冷戰時期的每一場戰爭都對解放軍造成軍事思想的衝擊與軍事戰略的演變。(湯森路透)

 

須注意的是,即便美國與北約可能提供電子干擾與數據情報,但長期使用俄製裝備的烏克蘭是否能與援軍系統整合?便是疑問。相反對我國而言,如在戰時能與友邦進行數據鏈的介接與整合是否更能發揮戰場效用?相對於烏克蘭的後備動員問題,我國近期積極精進後備動員體系與訓練,在戰時能否有效動員並發揮作用?而常備部隊在敵火下的機動與存活?烏克蘭的地緣戰略位置與我國大不相同,但俄羅斯在發動軍事衝突時的和戰虛實策略,以及烏克蘭在情報判讀上的失誤,都是我國必須借鏡的教訓。

 

※作者為中山大學亞太事務英語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