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為何會在這場「認知戰」中丟盔棄甲

吳崑玉 2022年04月05日 00:02:00
俄烏戰爭的教訓是,認知戰並非單純的掌握媒體與通訊,說什麼人們就信什麼,靠單純的聲量輾壓,與謊話講一千遍便可獲勝。(美聯社)

俄烏戰爭的教訓是,認知戰並非單純的掌握媒體與通訊,說什麼人們就信什麼,靠單純的聲量輾壓,與謊話講一千遍便可獲勝。(美聯社)

俄烏戰爭打了一個多月,令很多小粉紅與台灣統派精神崩潰,認為西方控制的媒體與訊息一面倒,讓人們以為偉大的俄羅斯快輸了。潛意識讓他們認定這一切都是烏克蘭、美國與西方、還有萬惡的蔡政府與綠營媒體聯手泡製的假訊息,呼籲大家不要相信。但天不從人願,包圍基輔的俄軍還是撤了。於是深藍寫手們馬上轉題說俄羅斯從來沒有想攻佔基輔斬首澤倫斯基,那一個月前同一批人大談72小時拿下基輔是怎麼回事?誰該請吃雞排或吞曲棍球?

 

交戰雙方必然「隱惡揚善」

 

台灣對遙遠的俄烏戰爭所發的這些爭論,其實都起於一個主要因素:一般大眾與媒體對戰爭的認識普遍太淺,於是容易受人引導,進行所謂的「認知戰」。我們不妨就俄烏戰爭這場戰爭,來認識一下實際戰爭中的「認知戰」是怎麼操作的?與我們如何辨識真假訊息?以免正反雙方都不停用「認知戰」來指控對方,結果自己也在打自己的「認知戰」。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戰爭中所有交戰雙方官方所發佈或傳出來的戰報與訊息,全部都是過濾過的。意思是官方訊息沒有造假已經算不錯了,「隱惡揚善」是必然的。即使以美國媒體如此發達的國家,1991年波灣戰爭贏得這麼漂亮,其新聞發佈也是嚴格管制的。媒體只能透過後方新聞發佈會來取得畫面與訊息,或者經由軍方安排的車隊進入戰區,拍攝軍方允許拍攝的畫面,其他訊息管道完全封閉。世人明知官方戰報真真假假,卻也難以查證,甚至難以平衡。因為當雙方戰報差異過大時,表面平衡實際上就是在幫造假那方宣傳。

 

戰爭中所有交戰雙方官方所發佈或傳出來的戰報與訊息,全部都是過濾過的。(美聯社)

 

軍方會管制新聞,有其不得不的原因。第一是戰場上子彈亂飛,記者扛著攝影機在300米外看來,就像是標槍飛彈或是火箭筒,幾秒內根本無法辨認,鐵定優先遭到襲擊而喪命。其二是軍事行動幾乎都有保密需求,敵軍僅能自己知道被打翻了,卻不能知道我軍是怎麼打的?就算要公開也只能等到戰勝後解密,現場不太可能讓外界知道軍事行動的戰法與細節。

 

因此,當我們在網路上看到許多烏軍士兵,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照片或影片時,那其實也是過濾過的。過濾的方法不見得是經由層層上報、官方審核後才准許發佈。軍方大可經由網路通訊的開放與關閉,來控制訊息發佈的通路。像這次美方與烏方便協調各大社群媒體關閉俄羅斯方面訊息,或經由衛星截斷整區通訊。相對的以馬斯克的「星鍊」讓烏方訊息得以傳播,藉以達成訊息控制的目的。同樣的,俄羅斯也在國內強力控管訊息傳播,只是無力在全球範圍內輾壓烏方訊息。對岸也玩起兩手,國際公開挺烏,國內全力挺俄,所以當海外華人發起「大翻譯」運動,戳破兩面人嘴臉,便讓中共氣到跳腳。

 

這並不是在各打五十大板,而是說明認知戰的第一要務,就是取得「信任」。而取得信任的關鍵就是持續性、可驗證性、與可傳播性。一般來說,戰況較佳的一方,戰報的內容會較具體,訊息通路較開放,網上各類照片與影片的數量會比較多。這一方面是因為勝方控制了戰場,戰場紀錄較能保存,才得以傳出。另方面則是勝利者想要炫耀以鼓舞士氣,敗方則想要隱匿資訊以防止恐懼蔓延,甚至士氣崩潰,因此只能以模糊且不可查證的官方發言來一語帶過,發佈的照片或影片不是擺拍,就是剪接到極為短暫。要不然怎能有空間將「撤退」講成「轉進」?公佈傷亡名單或戰損數字不就等於宣告「傷亡慘重」?

 

光論傳播技巧,俄軍已經輸了

 

我們比較俄烏兩軍的戰報,便會發現雙方在官方戰報這個認知戰最基本的工具上,操作技巧的差異。圖一是烏克蘭國防部的戰報推特,幾乎從開戰起就持續每日發佈,且維持固定格式,易讀易懂,且非常好轉貼傳播。圖二是俄羅斯國防部推特戰報,開戰第一天便是由這位將軍發言人唱單口相聲,偶有影片或圖片穿插,幾乎沒看過烏軍那種戰報,這位大叔又很難引起轉貼興趣,講什麼也聽不懂。光論傳播技巧,俄軍已經輸了。

 

圖一:烏克蘭國防部2022/04/03戰報

 

圖二:俄羅斯國防部2022/04/03推特戰況記者會

 

那是老俄比較笨嗎?絕非如此,老俄做DeepFake(深偽技術)搞造假都已成精了,怎會不懂最基本的傳播原理?俄軍實際上可能有它不得不選擇較差傳播方式的苦衷。首先是攻擊失敗,沒有控制戰場,因此無法統計烏軍戰損,或自己損失更重,不能提這種數字以免被人反問。其次可能是俄軍的戰場統計非常不精確,據說連自己部隊有多少兵在戰場上都搞不太清楚,統計上報的方式可能還是傳統的逐級上報,而無更精確的統計工具。這也反映出俄軍在管理上的鬆散與漏洞,其後勤補給會出問題,也源自「無法在數字上管理」這個老毛病。

 

吊詭的是,烏軍也很少發佈自家的戰損統計,僅澤倫斯基提過一、兩次,聽起來烏軍與俄軍的傷亡交換比達到1:8甚至1:10,這數字令人存疑。此也說明了烏軍戰報也有「隱惡揚善」的問題。但因為俄軍戰損太驚人,掩蓋了烏軍戰損數字,俄軍也僅有簡單口頭與文字說明,問號更多,於是也就沒人追問了。

 

再來是第三方佐證。英國國防部情報局、美國戰爭研究所(ISW),每日都會發佈戰況摘要與戰況地圖,讓各方人士得以比對戰況進展,而且即使在烏軍戰況最不樂觀的初期,也都沒有停止每日更新。但俄軍從未發佈戰況地圖,普丁的好哥兒們中國也沒有助其一臂之力。土耳其的軍事研究者透過照片與影片計算戰損,印證烏軍戰果,使其戰報更為可信,但俄羅斯連一個這種朋友都找不到,在採證、佐證上就吃了大虧。俄軍唯一翻盤的機會,是惦惦吃三碗公半,一口氣打下幾個大城,或一股作氣包圍基輔,最起碼沿第聶伯河切斷烏東烏軍退路,用具體勝利來封住西方媒體的悠悠之口。但一個月打下來,北部俄軍撤了,南部赫爾松也縮了,東部卡爾可夫與烏軍主力啃不下來。光看第三方戰況圖演化,便讓人相信烏軍正朝向勝利前進,而俄軍敗象已露。

 

普丁還是有「知己」

 

這又牽涉到一個心理戰略問題。「認知戰」不是靠打雞血式的一路宣揚勝利成功而已,而是有計劃的操作群眾心理起伏波段。舉例來說,美、英先把烏軍戰力看低不看好,芒果乾危機感十足,但戰況出乎意料的好,讓其心理波段宛如倒吃甘蔗,對總體士氣提高是有助益的。相對的,俄軍滿懷信心輕敵前進,遇上挫折整隊被殲,對其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更讓其士兵對上級的宣傳產生巨大的不信任,進一步促成了崩解、投降、與潰逃,宛如1949年的國民黨。

 

總體而言,俄軍在這場認知戰中可說完全失敗,且其失敗原因完全怪不得別人。自己的戰場統計不夠確實,戰爭進度不如預期,連自己國防部完全可以控制的戰報發佈,都比烏軍差了不只一個檔次。就算西方國家不封鎖網路,不干擾通訊,不聯手控制媒體,俄軍官方的戰報也很難轉貼與傳播出去。想幫俄國講話的人除了義和團式的信心喊話,也很難找到具體材料與輝煌戰果來反駁烏軍戰報。更何況打了一個多月,戰果先是陷入泥沼後又自行撤退,心理波形先勝後敗,就算要學1979年中共「懲越戰爭」,自圓其說這次是「懲罰性軍事行動」,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千的戰果,恐怕連自己人也很難信服與接受。

 

俄軍在這場認知戰中可說完全失敗,因為戰場統計不夠確實,戰爭進度不如預期,連自己國防部完全可以控制的戰報發佈,都比烏軍差了不只一個檔次。(美聯社)

 

不過,普丁還是應該開心的,至少發現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小粉紅之外,台灣還有一群深藍統派堅定信仰普丁不敗。當年越飛和鮑羅廷的聯俄容共等工作還是有些成果的,這些人可以穿越時空,無視現實,至今依然堅信俄羅斯最終必勝,也算是普丁Seafood的認知戰,足堪告慰的些許勝利成功了。


總結來說,俄烏戰爭的教訓是,認知戰並非單純的掌握媒體與通訊,說什麼人們就信什麼,靠單純的聲量輾壓,與謊話講一千遍便可獲勝。戰爭中認知戰的核心仍是先取得「信任」,而不是一味的「隱惡揚善」。而「信任」的建立,更需要依賴高度的傳播技巧,簡潔易懂的圖文,持續穩定的發佈,第三方的佐證,甚至精確符實的戰場統計,都在根本上決定了「內容」與「論述」的可信度,接續的通路開放與大量傳播才會增益其輾壓效果。威權國家的毛病是,整個系統太習慣在他們自家那種封閉系統中,玩那種「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土豪式傳播,一進了全球範圍下的開放社會,這種傳播方式就成了笑話。而這麼肉腳宣傳還會信的人,更讓自己成了笑話中的笑話。

 

俄烏戰爭還沒打完,戰況還是可能生變,但打到現在,第一階段已經告終,而且是以俄羅斯不光彩的敗戰落幕。雖然繼續打下去,最後誰勝誰敗?仍在未定之天,但我們能從這場遙遠戰爭中學到些什麼?也許才是我們更該關注與研究的重點。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關鍵字: 認知戰 俄烏戰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