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回憶錄:不解解不解,不解不解

李怡 2022年07月20日 00:01:00
陳獨秀撰:「行無愧怍心常坦,身處艱難氣若虹」。(圖片由作者提供)

陳獨秀撰:「行無愧怍心常坦,身處艱難氣若虹」。(圖片由作者提供)

中文的對聯,源自於古文中早就出現的駢儷對偶文體,這是中文字構造所特有的。古代詩詞,常會嵌入對偶的句子。梁啟超說,在宋以後,對聯就在社會上單獨出現,成為名勝或家門前的巧飾。到一處地方,見有對聯,會增加遊興。我喜歡對聯,是因為它精緻、巧思,和對應句子中所含的思想及意境。

 

對聯中最讓人反覆思考的,無疑就是「絕對」。例如前文引述的「煙鎖池塘柳」,自明末陳子升寫出來後,幾百年有無數人試對。很多人都對得出,五個字分別含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句子。但對得出,不等於對得好。梁羽生曾寫過「『煙鎖池塘柳』尋根」一文,提及陳子升自己也嘗試為幾首詩對下聯。梁認為「燈垂錦檻波」,以燈光覆蓋波光的意境,對得最好。

 

他又提到一位香港人駱廣彬以「港城鐵板燒」來對「煙鎖池塘柳」,就既合五行規格,又有香港特色兼具諧趣。

 

有網友說,我曾在電台節目中講過「妙人兒,倪家少女」的下聯,其中一個是:「信言者,諸姓人言」。這個下聯也是駱廣彬對出的,並收進梁羽生的《名聯觀止》一書。

 

讀友寫來這絕對的下聯甚多,其中「悟言者,諸佛吾心」,就不僅工整,意境也超脫。

 

「食包包食飽」也有許多讀者對出下聯,較可取的有「人主主人住」和「衣壯壯衣裝」。

 

「冰比冰水冰」對出下聯的有:「雪崩雪山雪」「食要食良食」「狼較狼狗狼」「正貨正上正」,我覺得都不錯。

 

作家孔捷生從大陸網民中找到一個世紀絕對,就幾乎把所有高手都考到了。這絕對含不雅字,聯為:「金日成正日,日成金正日」。「日」為北方話「屌」的意思。(大陸有人曾將「人民日報」稱為「日人民報」。)這一個上聯真是出得太巧妙。不過,還是有人對出了:「馬歇爾才歇,歇爾馬才歇」,雖巧妙和意思不能與上聯比,也算難得了。


我的專欄寫聯語多了,有讀友游文君寫來一上聯徵對,很有意思:「至親不見新中國,心愛僅存舊中華;簡體出,鬼神哭。」

 

其後又自撰下聯:「禮失曲豆沉九鼎,地靈火赤旱神州;正氣塞,天地泣。」


這是愛中國文字者在哭簡體字。簡體之「親」字無「見」旁,「愛」字無「心」。禮字不見了曲與豆,曲豆成「豊」字,是古代行禮之器。九鼎,是古代祭祀天地祖先時所用、象徵九州的器物。秦統一天下之後已湮滅。「靈」寫成「灵」,預兆「火赤旱神州」。

 

亦有高手對出下聯:

 

「學業無根古漢語,門開全變今漢字;歪風起,花草謝。」(簡體字的「業」字沒有根,「開」字的門也不見了。

 

另一對出的下聯是:

 

「身體去骨失精髓,保衛無道喪國魂;靈氣損,乾坤亂。」(簡體之「體」字無骨,「衛」字無道可「行」,「靈」字損壞,「乾」也變了「干」。)

 

有人認為繁體字是正體字,簡體字則屬殘體字。推殘體而廢正體,「一語成讖」,是否會導致「正氣塞,天地泣」「靈氣損,乾坤亂」?

 

讀友香江釣翁提出一聯語,徵求下聯,也很有意思:

 

「人境廬主人黃遵憲,名遵憲,悟遵憲,夢遵憲,炎黃子孫人人遵憲,人境太平矣」。

 

黃遵憲(1848-1905)是清末詩人、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

 

香江釣翁應是長期心有所感,才發「遵憲」之願。因炎黃子孫最常見之事,就是「人人違憲」。遵憲,即法治,而中國則永遠脫離不了人治。人治延伸到主權轉移後的香港,於是「人境不太平矣」。

 

喻意好,但就非常刁鑽難對。有聯語高手說:顧得了對仗工整,又顧不了平仄聲韻,顧得了人名切合,又顧不了史實。

 

不過,香港還真有不少人對出了,我首選署名伯森的下聯:

 

「老學庵長老陸務觀,字務觀,思務觀,學務觀,華夏兒女個個務觀,老學興旺哉。」

 

陸務觀,就是宋代詩人陸游的名號。「務觀」的意思,伯森君解釋說:「可解作致力於研究達觀真理。也可解作:從事於研究細緻的思維。古語云:粗思曰覺,細思曰觀。此之謂也。觀,是道教廟宇。因此,務觀還可以解作:致力於老學道教。」

 

徵聯的故事,講之不完。這是我寫作生涯中有趣的一頁,就此打住吧。

 

最後,引一副講絕對的上聯:

 

「思絕對,吟絕對,絕對對絕對,絕對絕對。」

 

最後兩個「絕對」,不是同一意思,一是講對聯中的「絕對」,另一是我們平日所說的絕對。

 

有人擬出下聯:「論不解,言不解,不解解不解,不解不解。」

 

想起2019年特區政府修改逃犯條例時,所有香港市民都「不理解」,年輕的、年老的、有知識的、無知識的、法律界、傳媒、家庭主婦、外國政要,人人都不解,只有政府的「送中三人組」(特首、律政司長、保安局長)說他們了解。他們說了解卻又不與任何團體講他們怎樣了解。於是,就應了這聯語的下聯。

 

不過,這世界以不解解不解的人還真是很多。(失敗者回憶錄172)

 

※ 作者為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專欄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近年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社論、專欄,時常批評當道,立場反共。李怡近年移居台灣,持續發表他個人的「失敗者回憶錄」系列文章,本報從第91篇開始連載,前90篇則連載於《風傳媒》。

 

 

 

關鍵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