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子公司可能還有公開市場資訊無法得知的其他效益,否則無法說明其投資新紫光的合理性。(美聯社)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後,中國宣布對我國周邊進行軍事演習,藉由製造區域間的不確定性來凸顯其影響力。然而,這樣的軍事演習並未替中國贏得世界各國的尊敬,反而讓各國更清楚未來與中國交涉應該更小心謹慎,這對面臨房地產廠商違約、鄉鎮銀行擠兌以及爛尾樓事件等金融失序的中國而言,必然會對經濟產生進一步的傷害,例如,美國政府可能會暫時擱置對中國關稅是否取消或降低的議題,美國駐日本大使Rahm Emanuel在本月10日接受日本雜誌專訪時也指出,中國的霸權主義以及漠視國際規則的行徑,已顯示美、中關係確實了有結構性的巨大改變。
中國對外經濟發展至少面臨兩個重大挑戰
除了美、中關係持續有結構性的改變外,繼去年立陶宛之後,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兩國也同時宣布退出「17+1」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The 17+1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ountries),現在該俱樂部已經降到「14+1」。中東歐國家與中國的合作是一帶一路計畫的重要基石,這些歐洲國家開始減少與中國的往來,中國對中東歐的影響力也會快速降低。
在斯里蘭卡、尚比亞與巴基斯坦陸續出現債務違約或破產後,奈及利亞、烏干達與肯亞等一帶一路國家均出現鐵路計畫停擺的困境,這證明中國藉由帶路計畫帶動其經濟外循環的想法已經失敗。
由上述討論可知,目前中國對外經濟發展至少面臨兩個極大挑戰,第一,對許多已開發國家而言,與中國往來的經貿政策已開始改變,參與美國推動的供應鏈重組,降低與中國的貿易依存度與避免中國採取經濟脅迫(economic coercion);第二,對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而言,藉由參與中國一帶一路計畫推動協助其經濟成長的方式不僅失敗,還須承擔龐大的債務,換言之,中國的出口或對外投資會持續下降的長期趨勢已愈趨明顯。當中國出口的動能有結構性的改變,外資進入中國投資的誘因也應會大幅降低。
中國新紫光恐再成為舊紫光
在中國環境已有重大改變的情況下,鴻海在中國上市的子公司工業富聯決定投資中國的新紫光集團,此與目前先進國家對中國的態度形成對比,新紫光是紫光集團在宣布破產後欲進行重組而引進中國智廣芯控股百分之百持有的公司,其公司的股東雖與過去有所差異,但是中國官方的色彩是不變的。
但是,先不討論鴻海是否與中國政府一起投資,在美國對於中國科技管制持續,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也宣布,如果晶片製造商獲得美國政府補助在美建廠,10年內將被禁止擴大在中國的半導體製造業務,由此帶動全球供應鏈重組已是事實,這均顯示中國在未來難再出現新技術的投資,若此,在有中國政府資金挹注的情況下,新紫光若無法有新的商業模式或技術引進,其與舊紫光的差別大概就僅剩鴻海子公司加入的差別而已。因此,鴻海集團入股新紫光是創造更大的利益或成為集團負擔,仍有極大的疑問。
台灣和碩與緯創集團過去也曾賣廠給中國立訊並成為股東,立訊雖已是美國蘋果公司供應鏈的一員,但其仍出現巨大虧損而影響和碩與緯創的損益。重組後的新紫光對於鴻海子公司的未來貢獻是否值得鴻海子公司投資?若公司未將資訊充分揭露給股東了解,則可能讓股東蒙受重大損失。
最後,除中國整體投資環境已有重大改變,國際貨幣基金在7月26日的最新預測,將中國經濟成長率由四月份預估的4.4%大幅下修為3.3%,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則是將中國經濟成長率由5%下修為4%。這些客觀數據與地緣政治的變化,都表示投資中國的風險持續增加,獲利的機會愈來愈小,因此,除了經濟利益考量外,鴻海子公司於此時宣布要成為新紫光的股東,可能還有公開市場資訊無法得知的其他效益,如此才得以說明其投資新紫光的合理性。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