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煇、江雅綺:設計不良的氣候變遷評比 參考就好

陳炳煇江雅綺 2023年12月12日 07:00:00
CCPI的評比設計,在方法論上充滿了偏見與盲點,因而才會出現台灣減碳有成、卻得到名次退步的結果。(圖擷取自CCPI)

CCPI的評比設計,在方法論上充滿了偏見與盲點,因而才會出現台灣減碳有成、卻得到名次退步的結果。(圖擷取自CCPI)

根據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最新全球大氣研究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庫(EDGAR)的資料,2022年全球燃燒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較2005年增加27%;而中國與印度就分別成長了86%與79%,韓國與新加坡則分別成長了25%與37.6%。相比之下,台灣則降低了7%,不僅遠低於全球平均值,在亞洲也僅次於降低16%的日本。
 

既然與全球和亞洲鄰居相比,台灣減碳績效不俗,但最近剛出爐的、由德國觀察(Germanwatch)組織領銜公布之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 CCPI),台灣在其評比中,反較去年退步四名,總排名在第61名,而排碳大增的印度,卻在排行榜上高居第4名,僅次於丹麥、愛沙尼亞和菲律賓,不禁讓人納悶,難道這個評比的評鑑指標,是減碳愈好排名愈差、排碳愈多排名愈佳?
 

仔細看CCPI指標的評鑑方法,總成績來自四大項目的評分:一、溫室氣體排放量占40%;二、再生能源發展占20%;三、能源使用占20%;四、氣候政策占20%。各項目中的評測指標則包括現在的水平(current level)、也包括未來的趨勢(trend),還包括以降溫 負2度c做為基準(benchmark)去評量現況與未來的優劣。這些評測指標的設計,其實有待檢驗。。
 

各項目之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比例最重,是其他項目的2倍。而在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項目中,台灣得到的排名是64名,成績很差,但如果評測本身設計不良,評比結果有意義嗎?
 

本項第一名是菲律賓,菲律賓在202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1億5千零40萬噸,較之2021年1億3千580萬噸,排碳量往上成長。台灣在2021年則是2億9千120萬噸,2022年則是2億7千790萬噸,排碳量下降。但按照CCPI本項評比標準,只以靜態的人均碳排量為核心,結果有在實質減碳的國家,反而得到很爛的成績。

 

再舉一例:在本項印度排名第9,表面上看來比在第64名的台灣好多了。但印度在2021年碳排量是26億7千萬噸,到了2022年更高達28億3千萬噸,碳排量成長速度嚇人,只是依據CCPI的評比方法,印度因為人口眾多,平均下來的人均排碳量低,也因此在本項得到高分。可見CCPI的評比,完全不管近年印度排碳量大增的現實。
 

最後拉長時間向度,以中國和台灣來比較:從2016年開始,台灣碳排量是2億7千973萬噸,但到了2022年,則是2億7千790萬噸,期間台灣每年經濟成長、但碳排反倒減少。但如果看看中國的數據,2016年中國碳排放量是97億7千萬噸,到了2022年則是114億噸,碳排量的成長和印度一樣很嚇人。但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平均碳排量較低,本項中國排62名,還優於台灣。換句話說,依據CCPI評比的排名,完全沒有誰在增加碳排、誰在致力減碳的辨識度,甚至是反指標。
 

根據媒體報導,連主要負責該評比的柏客(Jan Burck)亦表示,台灣是個有趣的國家,直到2017年前,GDP成長仍與溫室氣體排放量成正相關,代表台灣經濟成長的來源過往都是化石燃料成長,直接近幾年才出現改變。既然連負責本評比的柏客,都發現台灣經濟成長伴隨能源轉型,從2017年一直是有進步的,但從該評比得出的排名,卻反而退步,這就再次讓吾人確定:CCPI的評比設計,在方法論上一定充滿了偏見與盲點,需要檢驗與改進,因而台灣減碳有成、卻得到退步的結果,其實也無須太在意。

 

※作者陳炳煇為台大機械系特聘教授,江雅綺為海大法政學院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