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催動了一群原先對政治冷感的選民,他們是有可能被說服的,這因此也是一個深化公共討論的契機。(美聯社)
大選落幕,許多對藍白有巨大疑慮的朋友雖然慶幸賴蕭配當選,但也對藍白各自的得票數感到憂心,尤其柯文哲在年輕世代的高支持度更引發不少人的緊張。一時之間,網路上出現了許多選後檢討。
身為同樣擔憂柯文哲政治勢力擴張的人,我希望以一些觀察為基礎,向我的「同溫層」提出一些看法。我認為,未來兩年到四年期間,我們必須避免不斷隨柯文哲設定的議題起舞,而忽略了必須自己建立論述主軸;不應該受限於柯文哲所粗糙界定的立場,而應該自己想辦法把政策背後的優劣與取捨說清楚;不應該沉淪到跟柯文哲一樣粗暴地區分敵我、亂貼政黨標籤,而應該尊重媒體、出版社與公民團體的獨立空間,甚至投資在這樣的「公共建設」之上,因為公允的分析與監督才是讓柯文哲之流現形的必備條件。
更直接說,我們不應該以毒攻毒,因為柯文哲永遠能夠比我們更毒,我們永遠贏不了這場生化武器的軍備競賽。在泛台派的網路社群中,許多人開始提倡、甚至已經開始實行某些主戰派的立場,但倘若我們跟著參戰,不只會坐實很多人對於「政治很髒」、「民進黨支持者都狂熱不講理」的印象,把他們越推越遠,更會讓公共討論的品質、甚至政治決策的過程跟著被毒化,在理想和現實之間落得兩頭空,反而將會是最糟的結果。
要擬定溝通的策略,首先必須分析柯文哲選民的特性,而透過現有的資料,我們已經可以描繪出大略的輪廓。
2024年賴蕭配在全國每100位合格選民中號召出29位選民出門投票支持,相比於2022年的25位確實有進展,但幅度並不巨大;而且,同樣以「每100人中催出多少人投票」為基準,相較於兩年前在各縣市的黨籍候選人,賴蕭配在全國22縣市中,只在5個縣市的增長幅度多於五人,而且都是上次選得特別差的縣市(宜蘭縣、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嘉義市)──即使地方選舉理應關乎各縣市的地方政治,而總統大選則是更直接關於國政,但兩次選舉的狀況卻出奇相似,顯示民進黨選戰策略的成效主要其實在於說服選民「回購」,堅定信心繼續「選對的人走對的路」。同一時間,國民黨在2020年的催票率是27%、2022年是30%、2024年則降到24%,雖在每100人中下降約3至6人,但變化幅度同樣不足以解釋這次柯文哲每100人中催出19人的勢頭。
因此,我在另一篇分析中指出,更為合理的假設或許是這樣的:這一群投給柯文哲的年輕選民,許多人對民進黨很可能本來就不真正認可,只是在2020年因為香港反送中運動和韓國瑜帶來的威脅感而大規模將選票「出借」給蔡英文,但在2022年就已經投給藍綠以外的候選人或沒有出門投票──其實,兩年前全國每100位選民中就有高達45位這麼做,而2024年柯文哲選民的主幹,很可能是來自這樣的選民。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2020年民進黨雖然在總統票囊括817萬票,但在不分區政黨票就已只獲得481萬票,等於每100位選民中僅有25位,即使加上台灣基進和部分時代力量的支持者也頂多三十人之譜(時力和基進全數算入都不足33人),更間接佐證了「這群人當年只是出借選票,並非真正認可民進黨」的假設。
除了「不真正認可民進黨」以外,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假設這群選民在2022-23年之前對政治可能也普遍缺乏關注。觀察柯文哲本次的選戰主軸,總是將藍綠兩黨定位成無謂意識形態爭執的兩端,將自己說成唯一超越爭端、理性務實的選擇,這樣的說法要取得共鳴,最明顯的觀眾顯然不是「本來就認為藍綠之間政治爭議很重要」的那群,而是「本來就覺得都是吵吵鬧鬧、都是惡鬥內耗」的那群,而後者既然這麼想,可以推知他們絕大多數原先應都缺乏關注政治的動力。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柯文哲可以在競選中高度仰賴「民進黨仍堅持台獨」等等明顯過時的標籤,卻仍獲得這群選民認可。
而這樣的缺乏關注與興趣,則可能有更深層的原因。在選前一週,我曾採訪一對出身藍營家庭的姊弟,姊姊支持民進黨、弟弟支持柯文哲。在採訪過程中,更進一步聽到弟弟如何承繼父母對民進黨「總在搞意識形態」、「激進盲動」的認知,以及更深層「意識形態等於不好好做事」、「覺得太投入討論政治毫無意義,是在製造人際衝突」的政治觀念,只不過加上也看不起國民黨而已。反而是姊姊成長的過程中,因為高中公民老師的引導、後來自己的閱讀等等,才與父母這樣的政治觀有徹底的斷裂。總結來說,新政治其實奪胎於舊政治,柯文哲帶出了一群新的、年輕的、過去不那麼關注政治的支持者,而他們對政治的觀念則很可能與老一輩國民黨支持者高度神似。
既然這群選民有這些特性,我認為,若要與這些選民溝通,一大忌諱將是掉入柯文哲所設定的議題、特別是謠言之中,耗費許多資源澄清,在柯文哲設定的戰場上與之駁火。選後,網路上許多人認為民進黨闢謠不利,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我認為就整體戰略目標的角度來說,在柯文哲的謊言上打轉反而是不利的,而這至少有三個原因。
首先,這樣的澄清經常是無效的。這群選民的預設值就是不相信民進黨。如果只是單點式的闢謠或回嗆,恐怕不足以動搖這些支持者,反而會被認為只是狡辯而已,「開始生氣氣了」。何況,闢謠的效果最多只是抵銷攻擊,而不足以回應這群人對民進黨預設的不信任。至於,如果我們在溝通過程中還進一步嘲弄柯粉「這麼笨居然會被騙」,更可能帶來反效果,坐實這群人心中「民進黨支持者盲目狂熱」的印象,將他們越推越遠。
其次,澄清是澄清不完的。柯文哲早已證明自己沒有下限可言,比如連支持者無稽的作票指控都不願意協助澄清、反而用「李進勇拍胸脯保證」來推波助瀾,又比如連根本不曾存在的「缺衛生紙」都可以拿來辯論會上說嘴,以及汙衊前瞻建設投資是貪腐,卻講不出哪一項建設有問題或不該做。面對這樣無賴的對手,即使我們救火成功,他也只會在別處另外點火,最後只是被他牽著鼻子走。
最後,版面和注意力都是珍稀資源,我們需要自行設定對本土進步陣營有利的、而且真正對公共討論重要的議題,凝聚成「走對的路」之類的具體主軸,並與受眾溝通「為什麼這樣的路是對的」。在所謂的傳統媒體上,回應謠言或人格謀殺的版面每增加一寸,回應無謂影射的播出時間每多一分鐘,討論真正重要議題的版面和時間就又更少了一些。而在社群媒體上更是如此:因為演算法的關係,我們能夠觸及他們的機會本就相對有限,如果在他們看到的十則貼文或影音中,能有一個接觸他們的難得機會,用來回應抹黑很可能是效率極低的選擇。何況,讓媒體跟社群的焦點不斷在負面新聞(比如違建)上打轉,更是一大利空。對於這種類型的議題,推出基本的澄清(或者致歉)之後,我們應該想的是要如何脫身,而不是繼續消耗。
如果有讓訊息「出圈」的機會,我認為我們更應該用在自己設定的重要議題之上,邀請這些過去對政治缺乏關注的選民一起思考、討論──接受一中原則的危險在哪裡?經濟去風險化、降低對中國依賴為何重要,又可以怎麼做?再生能源為何值得投資也必須投資?核能為何短期內不可能大幅提高?各項基礎建設的投資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在各地已經做到什麼,為什麼不是「大撒幣」、「債留子孫」?
考慮到這些選民目前對政治的認知,整體的戰略目標更應該是透過設定這些議題,讓他們發現「對欸,這些不是無謂的內鬥,這些辯論真的跟我們、跟國家的發展方向密切相關」,同時發現「等等,那柯文哲那樣談議題也太廢了吧」,不管從選舉的角度、還是從公共討論品質的角度來說,都才會是比較有效的選擇。
至少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也不可以讓柯文哲惡俗的政策討論方式,影響我們自己對於政策的溝通與討論;尤其不能只因為柯文哲的批評沒有道理,就讓自己溝通的姿態變成「所有有疑慮的人都是白癡」。倘若如此,同樣會造成理想與現實的雙重失落:有害於政策討論,且反而把這群人越推越遠。
在這次選舉過程中,泛台派陣營裡已有些人展露這樣危險的傾向。柯文哲和國民黨炒作低薪和物價的方式固然毫無道理,也無視台灣在國際上的表現已經相對突出。但是,網路上一些人卻稍嫌走得太遠,彷彿在說這些人都只是「不知足」,明示暗示經濟憂慮都是想像出來的,既是無視青年就業、升遷與扶養家庭的實際難處,更會因為一開頭就否認對方的感受而讓對方覺得傲慢、盲目護航。
同樣,柯文哲炒作居住正義的方式一點建設性也沒有,只是煽動人們對「房價太高」的怨言,然而,台灣的房價所得比、房貸負擔率高是現實,是長期以來的現象,近年來在特定縣市、地區尤其嚴重。這次選戰中,部分論者以「別只想住蛋黃區」的論調回擊,彷彿以為非蛋黃區的可負擔住宅量相當充足,不但在政策上毫無道理,在政治溝通上,恐怕也聽起來跟趙少康或吳欣盈的相關發言一樣刺耳。
整體來說,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有各種不順遂以及怨言,而政治人物和民間團體的工作經常就是在提出診斷(說服人們「問題出在這裡」)並開出處方(說服人們「這問題應該這樣解決」),接著說服大家一起跟著自己行動。如果人們明明就有真實的怨言,但支持本土、進步價值的陣營卻因為看到柯文哲胡扯,就不肯提出對應的診斷,把大部分的力氣花在攻擊提出(不精準的)診斷的對手,明示暗示「根本沒有問題,你覺得不舒服都是你自己以為的,都是你被柯文哲騙」,那麼,我們的聽眾不願意繼續聽我們說話,會想要接受柯文哲含混不清的處方,去跟著柯文哲行動,又有什麼好意外的呢?
既然柯文哲這樣的政治密醫無法做出精準的診斷、開出具體的處方,我們的任務就是要自己呈現出更精準的診斷、開出具體的處方,讓這群潛在的聽眾能夠感受到確實有些人在參與嚴肅認真地嘗試解決問題。在過程中,我們尤其必須具體承認其中「困難之處」或「權衡之處」在哪裡,而非讓受眾覺得我們只是在擦脂抹粉。這樣一來,我們才能夠早日迎來柯文哲被看破手腳的那一天。否則,如果我們淪落到否認某些問題確實存在,最後反而是在幫柯文哲打廣告而已,坐實了「只有他在面對問題」──我們必須要建立更誠實、更真誠、更紮實的政策辯論,這不但對於民主、對於公共討論是好事,對於本土進步陣營爭取支持者也是好事。
要建立這樣良好的討論空間,絕對不能只靠政府、民進黨及親綠評論者。如果要建立「能夠戳破柯文哲」的公共討論環境,就必須有多元的公民團體,以及具備公信力的評論者,也需要有媒體和出版社產出良好的的內容──要對抗淺碟的政治人物時,以毒攻毒是沒有用的,深度的討論是唯一可靠的憑藉。
而多元評論者的存在,必然意味著民進黨政府的政策也會受到檢驗甚至攻擊。這是民主的常態,何況政策本來經常就會有取捨、有妥協、有成本,讓不同人提出不同面向的關切是絕對必須的,並不一定是在扯後腿、在當「巨嬰」。這些監督有些會有道理,有些會讓人認為值得討論,但不可諱言,有些監督確實會有失誤,或是有讓人根本無法贊同的地方,然而這就是多元言論的必然,只要他們不是顯然帶著惡意與偏見,我們就不應該急著為他們貼上特定政黨的標籤。在未來這兩年到四年之間,柯文哲必然會延續他的策略,將各種媒體、各種監督的聲音「抹綠」或「抹藍」,我們絕不可以隨他起舞,也跟著貼標籤,跟著把有不同意見的人打成敵營「同路人」。否則,我們一方面可能真的會把對方逼上梁山,二方面,如果台灣的言論環境更加標籤化,會更有利於柯文哲那種黨同伐異式的政治策略。在性別、勞動、環境等各種不同議題上,之前泛台派陣營一些人都已經犯過這樣的錯誤,在未來的兩年到四年之間尤其必須避免。
而公民團體、媒體以及出版好書的出版社,都需要新台幣才能存活,會需要我們視能力購買、訂閱或是捐助;即使暫時無法出錢,內容生產者們也需要人們點擊、按讚、轉發。短期內這些工作或許看不到成效,但中長期來說,這些才是提升政策品質、淘汰劣質政客的關鍵基礎設施,是絕對值得的投資。否則,如果本土進步陣營只在乎「台灣意識」,而不深化「台灣智識」,那麼,即使剷除了這個柯文哲,泛台派陣營很快就會養出下一個柯文哲。
我們需要的不是下一個講話重鹹、論理簡單粗暴的「戰神」,這些人不但經不起檢驗,而且其實根本也不利於本土進步派繼續爭取支持,只是在跟柯文哲一起把標準拉低而已。在流量經濟的時代,我們尤其應該避免劣幣驅逐良幣,要把流量分給我們自己最好、最誠懇、最能以理服人的分析評論者。
我們顯然需要繼續鼓勵關注台灣此刻政治議題的優質媒體,能夠持續報導、評論、分析。但除此之外,我相信「國際」和「歷史」也是不可或缺的投資。再以柯文哲的劣跡為例:如果足夠多人平常有在接觸相關的知識,柯文哲那一連串「根本不是內閣制的內閣制」倡議就能被一眼看穿,說台灣可以成為「中美溝通的橋樑」也只會引起眾人白眼,至於不斷抨擊「舉債投資基礎建設,債留子孫」更會只顯得他缺乏常識,畢竟舉債投資是常態、不投資才會造成經濟停滯,何況這八年來台灣的債務佔GDP比率從33% 降到27%,與英國、法國、美國超過 100% 相比更是極低。網路上曾有人開玩笑「只要聽到柯文哲講到你了解的事情,你也會變柯黑」,這些「背景知識」與「比較觀點」的累積與普及也是讓柯文哲之流現形的必要社會工程。
此刻,柯文哲勢力確實是台灣民主政治與政策品質的一大威脅,但柯文哲催動了一群原先對政治冷感的選民,他們是有可能被說服的,這因此也是一個深化公共討論的契機。但若要把握這個契機,我們同溫層必須有好的溝通策略,要讓自己的論述更具說服力。我相信,這樣的策略包含:要能主動設定議題,而非隨柯文哲起舞;要能提出比柯文哲更好的診斷與解方,而非一概否定;要進一步打造更好的公共討論環境,讓各種智識更加普及,而非跟著陷入只看立場的黨同伐異。
眾所周知,柯文哲是一個缺乏手腕的政治人物,在政壇其實未必能夠持久,壯大本土進步陣營的機會確實存在,而且與深化公共討論、提升政策品質的路徑是重合的,我們必須好好把握。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