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宜家家居(IKEA)3日宣布因戰爭影響將關閉俄羅斯所有店面,店外擠滿排隊人潮搶購。(美聯社)
「航運業制裁」威力快速發酵,一方面加強部分品牌撤出和拒售的正當性,同時加速癱瘓俄羅斯國內生產線。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耐吉(Nike)和瑞典宜家家居(IKEA)3日表示,將關閉所有在俄羅斯境內的店面,商店內擠滿趕在關閉前補充物資的俄羅斯民眾。
世界3大航運公司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總部位於瑞士的地中海航運( MSC) 和法國達飛海運(CMA CGM)2日宣布,不再接受來自俄羅斯的貨物預訂,並暫停交付大部分貨物。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Nike先前已在俄羅斯官網宣布暫停發貨,3日正式公告將暫時關閉俄羅斯116處銷售據點。Nike公司表態「我們對烏克蘭的毀滅性危機感到深深不安,我們的心與所有受到影響的人同在,包括我們在該地區的員工、合作夥伴及其家人」,也提到當前經營狀況面臨更大的挑戰。
Nike said it’s temporarily halting sales from its website and app in Russia, warning that it “cannot guarantee delivery of goods to customers in Russia” https://t.co/U6T4zneUrT
— Bloomberg (@business) March 1, 2022
宜家家居3日宣布關閉在俄羅斯的17家賣場,同時停止向俄羅斯、白俄羅斯(Belarus)運送產品。母公司Ingka Group表示,「戰爭對人類造成了巨大影響,導致供應鍊和貿易條件嚴重中斷,因此集團決定暫時暫停宜家在俄羅斯的業務」。
大批俄羅斯民眾趕在正式關閉前湧入賣場,影片中可見人滿為患。
美國2日起全面禁止俄羅斯航班進入領空。《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美國航太巨擘波音(Boeing)和全球第3大飛機製造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 S.A.)共同表示,將暫停在莫斯科的所有主要業務,並停止向俄羅斯的航空公司提供零組件、維修或技術支援。
美國美國航太巨擘波音(Boeing)公司執行長卡爾霍恩(David Calhoun)表示,「波音會持續配合美國政府的領導,並嚴格遵守目前宣布的出口管制和限制等俄羅斯相關政策」。
Boeing suspended mainten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Russian airlines and U.S. energy firm Exxon Mobil said it would exit Russia, joining a growing list of Western companies spurning Moscow over its invasion of Ukraine https://t.co/8ebztekj5D pic.twitter.com/WV7GAQ5K39
— Reuters (@Reuters) March 2, 2022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1示,制裁的目的是在政治、金融和經濟上孤立俄羅斯;他與G7國家成員面後指出,制裁措施已經對俄羅斯資本市場和貨幣產生了巨大影響。
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政治制裁也讓銀行業者的風險飆高。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對俄羅斯的曝險超過200億美元(約新台幣);花旗集團(Citigroup)2月28日發布年度報告後,隨後表示擔憂面臨數十億美元損失,正在尋求脫手俄羅斯資產的管道。
SocGen, Citi seek to cut Russia exposure, Embraer halts parts supply https://t.co/OXE27OrTgX pic.twitter.com/foNR5Zk9NH
— Reuters (@Reuters) March 3, 2022
此外,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包含英國伏特加烈酒集團帝亞吉歐(Diageo)和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在內的眾多產業集團將相繼降低在俄羅斯的業務量,以應對西方截斷船運、航運管道的衝擊。目前豐田已宣布,4日起停止俄羅斯廠生產;由於供應鏈中斷,俄羅斯的汽車進口也無限期停止。
Top Japanese automakers including Toyota have been forced to halt production in Russia as Western sanctions that followed its invasion of Ukraine scrambled logistics and cut supply chains pic.twitter.com/ajqCOaKS0m
— Reuters (@Reuters) March 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