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勒尼
•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 現職為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 主要研究領域為亞洲政經局勢
•著有9本專書,包括《亞洲神力:中國、日本與印度的崛起》、《水資源、和平與戰爭:面對全球水危機》等
在南海沒有代價的擴張,這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權敢於在喜馬拉雅山區複製這一模式。特別是,中國在爭議邊境地帶大手筆建設新村莊,以擴張或鞏固其對於在印度、不丹和尼泊爾邊境內的戰略要地的控制。
中國在這些荒涼的無人居住邊境地帶大量建設新軍事設施,更顯出其在那裡填充人口的戰略意義。這些新的設施包括電子戰基站和、空軍機場、地下軍火庫等。
中國的軍事化建村運動讓地區焦點集中在習近平的擴張主義戰略上,而與此同時,儘管最近中印兩軍在其中一片地區脫離接觸,但解放軍仍有數萬部隊與印軍發生多處對峙。去年5月,印度突然發現解放軍在其最北部的拉達克邊境地帶悄悄佔領山頂和戰略有利地形,此後,雙方衝突不斷。
中國新建設的喜馬拉雅山區邊境村莊與南海的人工島異曲同工,習近平政權不費一槍一彈便改變了南海地緣政治版圖。習近平政權通過不對稱混合戰推動南海擴張,始終不觸及公開武裝衝突的紅線。這一方針將常規和非常規策略與「稍稍蠶食」(切香腸戰術)、心裡操縱、假資訊、法律戰以及強迫性外交相結合。
如今,中國正在將這一套用在喜馬拉雅山區邊境地帶。香港《南華早報》最近援引一份中國政府檔案,報導說中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區爭議地帶建設624處邊境村莊。中共以「扶貧」的名義冷酷無情地剷除西藏牧民,強迫他們如住孤立高海拔地區的人造新邊境村莊。中共還派漢族黨員入駐這些村莊,監督居民。
炮製此前根本不存在的糾紛常常是中國領土主張的第一步,接著,它會暗中試圖攫取意中地區。習近平政權頻繁利用民兵充當這一戰略的先鋒。
因此正如中國利用海警支持的漁船在南海和東海大肆擴張,它也一直將牧民和牲畜遷往喜馬拉雅山區邊境地帶,以挑起事端和維持控制,然後再派兵常駐。這一方針使其得以「一次一牧場」,逐步蠶食喜馬拉雅山區領土。
根據國際法,領土主張必須基於在相關領土持續、和平地行使主權。到目前為止,中國對喜馬拉雅山區的助長都基於「強權即公理」的方針,尋求將其對西藏的吞併擴大到鄰國邊境地帶。通過建設新邊境村莊並向那裡移民,中國現在可以援引國際法支援它的主張。在國際法中,有效控制是強領土主張的必要條件(sine qua non)。武裝巡邏不能證明有效控制,定居可以。
中國改變喜馬拉雅山區領土事實的隱秘性和速度——以及其絲毫不顧地緣政治後果——還反映出其他考量。比如,邊境村莊能約束敵軍動用武力,便於中國的情報搜集和跨境行動。
衛星影像顯示了這些村莊的建設速度,還有大量新修公路和軍事設施。中國政府最近論證了在在印度阿魯納洽爾邦(Arunachal Pradesh)建設新村莊的計畫,說其「從未承認」印度對該地區的主權。中國的領土侵犯也沒有放過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不丹甚至尼泊爾,後者有一個親中共的政府。
2017年,習近平號召西藏牧民在邊境地區定居,「成為中國領土的衛士」,此後,中國開始設想邊境村莊計畫。習近平說,「沒有領土和平,就沒有數百萬家庭的平靜生活。」但習近平的西藏「扶貧」計畫——自2019年以來聲勢日漸浩大——核心乃是犬儒主義地將窮人安置到鄰國的領土。
中國海洋擴張主義的回音擴張到了喜馬拉雅山區環境。據國際仲裁法庭,習近平在南海建島「給珊瑚礁環境造成了嚴重損害」。類似地,中國在邊境地帶修建村莊和軍事設施也有可能給生態脆弱的喜馬拉雅山區造成滅頂之災,而這裡是多條亞洲大河的源頭。環境破壞在曾經原生態的不丹主張的洞朗高原已顯而易見,中國在2017年佔領了洞朗高原,並將它變成了一個重軍事地帶。
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Manoj Naravane)最近宣稱中國的切香腸策略「不會奏效」。但是,即便是印度這樣的重要軍事力量,也難以找到有效辦法遏制中國在世界最不適宜居住和危險的邊境地帶的領土擴張。
中國的無彈侵略(bulletless aggression)——用軍隊支持的平民創造領土新事實——難以防禦,因為不能用公然對抗去制衡它。儘管印度用部署重兵應對中國,但解放軍仍控制著他們近一年前所侵佔的大部分地區。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戰略在陸地上與海洋上一樣有效。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