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浩劫視角:人類如不減少環境足跡 將產生小冰河期的危機

皮絲特(Katharina Pistor) 2021年09月07日 07:00:00

 

皮絲特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

 

對於個人而言,如何才能在面對永遠不可知的未來時做出明智的決定?這一問題同人類歷史一樣悠久,但隨著氣候變化,其已然開始事關人類的生死存亡。

 

儘管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氣候變化已經存在,但我們不可能預知未來幾十年氣候的變化將以何種方式產生。因而,眾所周知的便是:我們必須減少環境足跡,如若不然,我們或遭受另一場不亞於「小冰河期」的全球危機。「小冰河期」發生在17世紀,彼時氣候變化引發廣泛傳播的疾病、叛亂、戰爭、大規模的饑荒,導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水準下降。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有一句名言:投資者最終是被「動物本能」所驅動的。在面對不確定性時,人們會憑直覺行事,而不是「數量收益乘以數量概率的加權平均值」,而正是這些本能驅動的賭注,或將使人們在塵埃落定後得到(或得不到)回報。然而,政策制定者會讓我們相信動物本能,以幫助我們克服與氣候變化相關的不確定性。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試圖通過瞭解自然世界,從而對其進行掌控,來減少不確定性。數個世紀以來,自然科學家繪製了世界地圖,創建了動植物分類,近期還對許多物種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以期發現全部可想像到疾病的治療方法。

 

地圖、分類及序列之於化學家和生物學家,便如同數位與指標之於社會科學家。例如,價格反映了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以及金融資產的預期未來價值。如果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某些資產,其原因可能是其衡量或定價不當。

                                                   

隨著氣候變化日益明顯,人們正在作出重大努力,以確定並判定「綠色投資」。但隨著此類資產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漂綠」(greenwashing)的問題也愈發嚴重。所謂「漂綠」,即根據某種模糊或毫無意義的基準,將投資欺騙性地貼上「綠色」或「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的標籤。

 

在這方面,最新的花招是通過購買與「棕色」資產相抵消的資產來實現「綠色」,而不是實際上從這些資產中撤資。同樣,歐盟關於「金融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相關資訊披露」的新規定,看起來像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又一次嘗試,但實際上並沒有很強的約束力。根據這項法律,所有金融市場參與者必須公開其管理氣候風險的策略,以及他們如何判斷資產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各國金融當局必須採取更多措施協調監管。但該規定沒有任何關於責任或制裁的字眼。

 

與此同時,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一直在呼籲加大標準化力度,辯稱在當今各種相互競爭的指標之下,合理定價太過困難。清晰、客觀的數字傳達確定性,並將複雜的權衡轉化為簡單的演算。由於價格機制允許將蘋果與柳丁進行比較,因此綠色資產應該與棕色資產進行比較。價格越高,市場作為最終決策者的作用就越大。在人類命運未定之際,政客們還可以金盆洗手。

 

但這個問題不會消失,因為標準的指標和指標不僅會增加可讀性;它們還掩蓋了潛在的複雜性。他們不僅捕捉和組織資訊;它們還會改變行為,根據所包含或排除的資訊類型來施加表現性效果。從目前圍繞綠色投資的熱度來看,這些效應正是大多數金融市場參與者所追求的。

 

此外,我們對社會制度所作的改變不一定會產生預期的結果。回想一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命運吧。這家諾貝爾獎得主經營的對沖基金在動物精神與現實世界發生碰撞後,於1998年破產。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對全球主權債務價格將趨同的預測下了很大的賭注。但隨後俄羅斯違約,在新興市場造成了溢出效應,並導致主權債務價格進一步分化。

 

這一失敗的核心是期權定價模型,該模型曾被標榜為波動驅動的不確定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宣稱使期權價格更具可預測性,它為期權和其他衍生品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社會學家麥肯錫(Donald MacKenzie)關於這一時期的書,取名為《引擎,而非照相機》An Engine, Not a Camera),很貼切。儘管期權定價公式推動了行為,但它沒有捕捉到現實,因為它沒有考慮到金融的生命線——流動性。

 

自然甚至比市場這樣的社會體系更不寬容,在市場中,國家或中央銀行還可以出手相救。自然界出了問題,地球並不會拯救我們。僅僅依靠資訊披露和價格機制來應對氣候變化,就是明知資料和指標並不充分(甚至可能完全誤導),還要豪賭一把。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設計出盡可能多的對沖措施來應對潛在的氣候變化情況,但對於一個系統性事件,卻沒有對沖措施。由於缺乏應對自己行為的政治意願,我們只是簡單地假設氣候變化可以通過對當前作業系統進行破壞性最小和不虧損(甚至可盈利)的更新來解決。

 

當前,新冠病毒病的大流行本該警告我們不要如此狂妄自大。但發達經濟體的政府決定加倍重視私有產權和市場,優先考慮製藥公司的專利保護,而不是讓它們通過分享技術來幫助全球疫苗生產。大型製藥公司及其政治盟友拒絕接受世界貿易組織(WTO)豁免新冠疫苗智慧財產權,是在賭疫情在病毒發生突變、現有疫苗失效之前將得到控制。

 

由於新型毒株已在流行,這似乎不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賭注。即使成功了,也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因此喪命。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知道,大自然最終掌握著所有籌碼?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Green Markets Won’t Save U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