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
● UN秘書長特別代表(永續能源業務)
危急存亡之秋,各國政府與社群紛紛啟動特殊程序群眾蠭起馳援。
一場氣候危機正席捲全球。
9月23日於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United Nations Climate Action Summit)上,各國政經及民間團體領袖必須拿出對抗全球暖化的空前野心,加速以乾淨能源取代傳統能源,是關鍵努力方向。
科學家已多次針對氣候變遷的臨界點提出警訊,但我們宛如火車乘客,冷眼看窗外里程碑一一飛過,無動於衷。北極圈燃起野火、乾旱加劇、農時亂了套、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在節節升高。
世界確實持續拋出因應之道,日新月異的交通、工業、能源、農業技術及土地利用方針,顯示吾人真可與碳斷捨離。
金融圈也開始對此氣候危機、及該承擔的責任有所醒覺,例如「氣候行動100+(Climate Action 100+ initiative)」這項新計畫中的主要投資人開始對持股公司追問更強硬、更尖銳的問題。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日前收購的公司,能以精準模型,預測不同氣候條件下,企業資產所面臨的實體風險。
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釐定的目標,可能造成何種影響,也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央行正視的課題。
然而,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一再重申,現有行動遠遠不足,2017年春季,當古特雷斯首次籲請召集將屆的本次氣候峰會,擔心的是大家對氣候議題可能只是三分鐘熱度,以及各國政治領導人的消極作風,不足以對付愈趨嚴峻的氣候狀況。
從那時起,氣候峰會的重要性日增。
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UN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發布的一則報導提出,地球有12年的時間改寫二氧化碳排放曲線,以俾達到巴黎協議的目標:將全球暖化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之上攝氏1.5度。
民間團體,尤其是年輕世代大力訴求為此目標作出更多努力。
古特雷斯因此明確要求,各國領導人應帶著具體方案與會,而非只是空泛的說辭,他向全球主要經濟體下戰帖:告訴人類打算多久淘汰燃煤、廢除化石燃料補貼、及以污染稅取代所得稅,前述決策將為世界帶來亟需的改變。
能源轉型(energy transition)是此轉變的核心。
儘管它正在發生,於許多地區仍面臨延宕、甚或停擺,重要的是,能源供應商和主要終端用戶必須作出更顯著的努力;讓有需求者能取得穩定、且負擔得起的乾淨能源,也同等關鍵,整個轉型過程背後的金援配套,需要一次重大改革。
令人欣慰的是,9月23日的峰會很可能透過以下幾種方式宣示決心。
首先,一支先鋒隊伍正在集結,要告訴世人為什麼提升能源效率往往是減少碳排、維持空氣品質,最經濟實惠的方式。改善能源效率,以更積極迎戰氣候變遷、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的國家,將可從公私部門取得數據資料、技術支援及建議,如此,能幫助立法者為建築、交通和家用設備,快速研擬有效且適切的措施。
此外,在2019年北半球夏季的酷暑期間,一個永續降溫聯盟形成了。各國政府致力擬定國家計畫,以高效能、不製造「超級污染物(super pollutants)」的方式,確保所有人(包含低收入戶、弱勢團體)均擁有使用降溫設備的權利。
另一個迫切目標,是將投資人與替代能源計畫作更有效的匹配。
透過開發援助與氣候資金,富裕國家挹注發展中經濟體的能源計畫已行之有年,但光是那些設施的數量及複雜性,就可能讓它們不敷實用,能源計畫營運商、政府官員均抱怨財務吃緊,投資方無法鑒別哪些計畫值得投資。
一個透明的投資平台應能解決此難題。
再生能源漸漸取代了燃煤;但若它不久後真要成為開發中國家供能的可靠來源,貯存容量就迫切在需。
所幸,公私夥伴已攜手投入儲電擴容工程(battery storage),尤其是在非洲。
巴黎協議的目標是否能達成,很大程度繫於工業及交通部門未來10年的耗能狀況,許多工業部門正在更大刀闊斧地研擬新計畫,以緩解氣候變遷。
除此之外,電動車革命(the electric vehicle revolution)也需要擴展至貨物運輸、航空及航運等領域。
一個好現象是,航運價值鏈上下日增的合作關係,將為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千辛萬苦達成的協議注入生機。有丹麥等國家開路在前,未來努力重點將放在研發零排放船艦,這勢將成為全球碳中和經濟的核心。眾多造船廠、船主、燃油公司、港埠及跨國公司均已在科學基礎上訂立減排目標。
各方也開始在《波塞頓協議》(Poseidon Principles)的框架下,力促建立一責司明確的全球船舶融資系統。
管理學權威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曾說:「領袖並不創造追隨者,他們創造更多領袖。」要達成氣候目標,世界亟需更多足以激勵人心的群眾楷模。
至於誰堪當此大任?答案在9月23日於紐約正式揭曉。
(翻譯:楊婷,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Climate Code Red》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