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否認擬2027或2035武力攻台 美戰略專家:只是緩兵之計

劉孜芹 2023年11月19日 13:40:00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舊金山費羅麗莊園展開雙邊會談。(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舊金山費羅麗莊園展開雙邊會談。(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15日在舊金山舉行峰會,兩國恢復軍事溝通機制,習近平也否認有2027、2035年攻台計畫。對此,美國戰略與安全專家表示,顯示中國方面認為目前不是加劇緊張局勢的合適時機,同時在替未來採取軍事行動爭取時間。

 

習近平在舊金山時間15日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會談,會後,美中同意重啟軍事高層溝通,以及美中國防部工作會晤、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並進行兩軍戰區領導通話等。

 

另外,美方官員也透露,習近平說他聽到美國有各種報告稱中方計畫2027年或2035年採取軍事行動,「但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計畫,沒有人向他提過這種計畫」。美方官員描述,習近平講到這番話時「似乎帶著一絲惱怒」。

 

 

美國之音18日報導,有分析認為,從美中元首會晤後雙方發布的公開資訊來看,止損回穩似乎成為美中兩國目前較為切合實際的關係調整走向。中方此番恢復三個軍事交流機制,只是為了管控分歧,並不能化解地區和全球安全問題上的根本挑戰。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史考克羅戰略安全中心(Scowcroft Center for Strategy and Security)主任米科塔(Andrew A. Michta)認為習近平此番表態說明,中國方面認為目前不是加劇緊張局勢的合適時機,但同時在為未來採取軍事行動爭取時間。

 

他說,習近平意指,中國領導層已經決定,現在還不是真正進行另一場對抗的時候,他們正在努力緩和這些緊張局勢,就像俄羅斯的軍事集結一樣,中國的軍事集結並不是以威懾為目的,「實際上是在為進攻行動做準備」。

 

他說,美中在印太地區的潛在衝突隱患是一個可能逐漸成型的全球戰場的一部分,一方是美國及其民主盟友,另一方是俄羅斯、中國、朝鮮和伊朗。結構性問題仍將存在,這些問題不會因為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的一次雙邊會晤就能解決。

 

另外,這次拜習會達成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恢復兩軍溝通機制。不過,美國安全與防務問題諮詢公司BluePath Labs中國研究部資深研究分析師何諳銳(Eric Hundman)說,恢復軍事交流機制至少代表一種關係惡化的暫停。

 

不過,何諳銳指出,這些對話機制在改善兩軍溝通方面並沒有太多份量。中國的歷史證明,當危機真正發生時,這些會談和溝通管道通常不會被使用。

 

美中兩國1998年1月建立的海上軍事安全諮詢機制(MMC)未能防止2021年南中國海靠近海南島上空美中軍機相撞事件的發生。

 

美國喬治城大學高級研究員、前白宮國安會官員韋德寧(Dennis Wilder)11月16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說,在重啟軍事溝通管道方面,中方只給「半套」承諾,雙方僅僅重啟工作層級海事議題討論,並沒有重新開放美國國防部與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之間更具戰略性的討論。

 

另外,美國智庫「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雪(Richard Fisher, Jr.)說,美國為增強兩軍互信去追求與中國解放軍的對話,這種努力目前證明毫無意義。費雪說,中國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沒有任何權力;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解放軍擁有全部權力。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