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這樣招募國安情報人員,台灣呢?

局外人 2022年06月25日 07:00:00
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招募手冊。(合成圖片)

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招募手冊。(合成圖片)

今年度的國安特考筆試甫於本月18日結束,通過第一階段筆試的國考生接下來還要面對體能測試、口試,以及最關鍵卻也最不透明的國安特訓,才能正式成為國安局的一員。

 

國安局未認真讓有志者及公眾了解國安局

 

不過,對於想加入國安局的眾多求職者來說,無論是準備明年的國安特考、或是當下正在接受國安特考,關於國安局的職場環境、自己如何發揮所長、未來發展的展望、國安局所面對的外部情報挑戰、以及自己作為國安局的一員能發揮什麼作用?……種種問題恐怕仍然是置身五里霧中,完全沒有任何概念。

 

同樣的,對於大多數台灣民眾而言,也始終對於國安局的工作性質、以及國安局對於台灣國家安全發揮的作用不甚了了。

 

而國安局主事者在如何讓有志加入國安局的民間人士、以及台灣社會大眾了解國安局,似乎沒有什麼改善的動作;台灣社會無法從國安局的公開資訊、官方網站當中得到太多有助於了解國安局工作性質、重要性以及如何為國安局發揮所長的資訊。

 

反觀跟國安局地位相當的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早前在官方網站發行的令和4年(2022)招募手冊,則是提供一個值得借鑑的他山之石。

 

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徵才手冊的特點

 

正如之前筆者在〈情報機關如何吸引人才:日本情報機關招募手冊的啟示〉一文所指出的,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招募手冊跟其他日本情報機構如公安調查廳、防衛省情報本部一樣,在隱略機敏細節的前提之下,以生動的圖文說明,向有志加入的民間人士詳盡的介紹該機構的工作性質、發展歷程、內部職員經驗談、該機構的工作作息、女性的晉用政策、育兒支援、未來工作前景的展望等等,儘可能的消除求職者對於加入內閣情報調查室的隔閡跟疑慮,讓求職者專心充實自身所長,為加入內閣情報調查室作好準備。

 

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招募手冊在隱略機敏細節的前提之下,以生動的圖文說明,向有志加入的民間人士詳盡的介紹該機構的工作性質、發展歷程、內部職員經驗談。(圖片摘自網路)

 

不僅如此,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在邁向對外情報機構發展的大方向上,也透過近年的招募手冊向有志加入的民間人士乃至於日本公眾作積極的宣導,以今年的招募手冊為例,在第21―22頁的「對談」章節,就以四位分處情戰、情研、協調聯絡、行政支援的新進、資深幹員談論內閣情報調查室在今日的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國際環境、情報世界所處的位置以及所能發揮的作用。

 

而在去年的招募手冊,在第21―26頁的「關於情報世界」章節,除了資深幹員談論內閣情報調查室的作用、理工背景出身的幹員述說科技對於內閣情報調查室的的重要性之外,也以三位曾派駐外國的情戰人員談論如何跟當地社會、政府部門乃至於情報機構對口交涉、建立合作關係、培養各方人脈,以及給有志於投入諜報工作的年輕世代的建議。

 

以上種種,顯示出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積極透過招募手冊宣導情報事務的重要性、突顯自身機構的專業形象,以爭取公眾的支持跟激勵有志者加入內閣情報調查室。

 

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招募手冊透露這麼多資訊不擔心機密外洩嗎

 

前述關於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招募手冊內容的介紹,或許會有人質疑:「透露這麼多資訊,難道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不擔心機密外洩嗎?」

 

但是正如筆者在〈情報機關如何吸引人才:日本情報機關招募手冊的啟示〉一文所強調的那樣:

 

「這些訊息在各國的情報圈並不是什麼秘密,因為情戰、情研、行政支援這些情報專業工作的流程在各國情報機構的作法是大同小異,而外館以官方身分掩護的情報人員在從事檯面上的活動時也是同樣的情況,例如和當地情報對口單位聯絡、拜會當地各界有力人士、參與當地智庫學術活動等等。日本情報機關之所以如此,是想告訴想要加入該機關的有志者:『情報工作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神祕,只要你做好準備,精進自身的能力,你也有機會做得到。』打破情報工作的隔閡感,讓更多人不會因為情報工作的神秘感跟風險而為之卻步。」

 

雖然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尚未得到明確的法源授權進行國際情報蒐集(如台灣的《國家情報工作法》)、再加上人手不足(正式編制僅250人),尚不能稱為正式、完整的對外情報機構,但是該機構在眼界上、徵才上、形象塑造上、公眾對話上都展現出誠意跟企圖心,從前述招募手冊的內容就可以看出,反觀具有正式法令賦權、位階、資源、人員都更多更豐厚的台灣國安局又是如何呢?

 

始終抱持封閉心態的國安局

 

如本文開頭所指出的那樣,國安局主事者並未認真思考如何讓有志加入國安局的民間人士乃至於公眾了解國安局,沒有作出積極的動作進行改善,除了發布國安特考簡章、以及繼續以陳舊、充斥官樣文章的官方網站作為門面之外,從未認真向有志加入國安局的民間人士乃至於公眾說明國安局的工作性質、國安局如何面對今日的情報世界、以及分享民間人士加入國安局的經驗談,相反的,所有這方面的資訊都以「機密」為藉口諱莫如深。

 

相較於日本,國安局主事者並未認真思考如何讓有志加入國安局的民間人士乃至於公眾了解國安局,沒有作出積極的動作進行改善。(圖片摘自網路)

 

從筆者前年在《六都春秋》投稿〈情報機關如何吸引人才:日本情報機關招募手冊的啟示〉,到去年在《上報》投稿〈這樣的徵才文宣國安局想找到什麼樣的情報人才〉之後,國安局乃至於情報界似乎在這方面未有任何改變,實在讓人遺憾。

 

台灣國安局的徵才廣告多的是單調、呆板的官樣文章和教條式的類軍中口號。(合成圖片)

 

其實有識者如前國安局官員蕭台福在《情報的藝術:新時代智慧之戰》就已經指出解決之道:

 

「情報機關其實可以在保護情資來源、搜集方法、組織部署、預算編制的狀況下,適度的保持對外的接觸、參加邀請的聚會、發表公開的演講、公布研究的成果,而後藉由媒體對於情報機關參加的活動的報導,宣傳機關的形象、教育大眾的認知、爭取國會的支持。」

 

當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透過招募手冊達到蕭台福前述建言中「宣傳機關的形象、教育大眾的認知」甚至激勵民間有志者投入情報工作的一石多鳥的效果時,國安局難道不能見賢思齊嗎?難道還要以「國家機密」、「國情不同」繼續抗拒改變?繼續自我封閉?繼續讓民間有志者、社會大眾對於國安局保持一無所知的狀態嗎?

 

結語

 

今日國安局面對求職者及公眾的封閉態度,正是讓國安局跟台灣社會加深隔閡、同時讓有意加入國安局的求職者為之卻步的根源,而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軍情局、電訊發展室等情報機構,這是台灣情報界,特別是國安局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或許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的作法,可以作為國安局在內台灣情報界的借鏡,思考如何更坦率、更開誠佈公的面對求職者及公眾。

 

※作者為情報體系觀察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