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年起,台灣老年人口占比將高於其他主要國家,在2057年開始占比突破40%,僅次於最高46.4%的韓國。(取自Pixabay)
日本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至2021年9月共3640萬人,占總人口比例29.1%,居全球之冠,高齡化議題牽動社會許多層面,影響到少子化、勞動力不足、長照、醫療需求增加等,尤其團塊世代(団塊の世代/だんかいのせだ)到2025年就將超過75歲,屆時日本75歲以上人口預估將占18.1%,達2,179萬人,超高齡時代的來臨將使社會保障費成為政府沉重的負擔,這是所謂「2025年問題」。
此一社會壓力,連1983年日本電影《楢山節考》的情節,再次被搬上影幕,日本以「生產力高低評斷他人價值」的方式探討高齡者存在的價值,拍攝了《七五計劃》,提出制度化的「安樂死」,鼓勵 75 歲以上高齡者自願接受安樂死。
楢山節考(Narayama bushiko) 在日本信州深山中的一個貧窮小村子,由於貧困而沿襲下來了一種拋棄老人的傳統-就是所有活到70歲的老人,不管是否依舊身體硬朗,只要到這個年紀就要被家人背到楢山上丟棄,以節省糧食的支出。
男主角長子辰平69歲的母親阿玲婆離上楢山日子不遠了,可是她的身體仍然硬朗,這樣的狀況讓她很苦惱。因為擔心長子辰平像他父親那樣不敢背母親上山而惹人嘲笑,阿玲婆故意敲掉自己還很結實的門牙。
清晨,辰平背著阿玲婆走上了楢山,山上白骨成堆。辰平忍痛告別了媽媽,返回村子。天上下起了大雪,阿玲婆在山上默默的等待著死亡。
現實的日本社會,雖未再出現類似的情節,但受到日本文化影響,不願打擾他人、或是選擇獨居等,形成65歲以上老年人的獨居比例(老年人獨居率)2020年日本全國的平均值達到19.0%,每5個人中就有1人獨居,從1980年(8.3%)以後一直呈上升趨勢,東京都(26.1%)和大阪府(24.0%),分列第一和第二位。但這不僅僅是大城市的問題,鹿兒島縣及高知縣等13個都道府縣的比例也超過20%。
日本新銳導演早川千繪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七五計劃》,就是受到日本高齡化衝擊下,發生「相模原殘疾人士屠殺事件」,一群弱勢者因為被社會視作負擔、沒有生存價值,慘遭兇手痛下殺手所呈現一種反思的作品。
「相模原殘疾人士屠殺事件」是發生於2016年,曾經在橫濱相模原的津久井山百合園(津久井やまゆり園)長照機構任職的植松聖,2016年7月,他持刀衝進長照機構隨機砍殺無辜住民,在短短45分鐘內,造成19名身障人士不幸身亡,另有26人輕重傷,造成日本舉國轟動。
植松聖被捕後,透露犯案動機是認為那些身心障礙者很不幸,「殺了他們就能獲世人認同」,植松聖到警局自首時甚至說出「若殘障人士全部消失就好了」等言論。
導演早川千繪表示,這起事件可說是觸發她寫下《七五計劃》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她認為,這不只是一個瘋子所做出的個人行為,而是在這個欠缺包容、理性的社會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悲劇。她想拍一部電影,對此提出質疑並對抗這樣的社會。
《七五計劃》敘述著日本不遠的未來,為了解決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認可 75 歲以上長者享有選擇死亡之權利,俗稱「七五計劃」的制度在日本國會通過。政府認為當老人活到一定年齡後,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因此鼓勵 75 歲以上老年人自願接受安樂死。
負責執行的單位不僅提供每位進行「計劃」的老人十萬圓補助,還會提供一條龍服務,從心理建設、身後準備到財務規劃,一應俱全。
現年 78 歲的獨居婦人阿道(倍賞千惠子飾),因為高齡而被公司資遣,不知何去何從的她,眼見同齡好友,有人積極加入計劃,希望臨終前為愛孫留下點什麼;有人孤單在家過世多日,卻無人聞問。看清了人生就是無盡孤單的事實,她該如何面對餘生?
同時,在計劃各個崗位恪盡職守的人們也一一陷入生死難題,總是親切、有禮招募計劃對象的公務員、照顧老人們走完最後一哩路的菲律賓籍女性移工、為參與計劃的老人「行前」輔導的心理輔導員,日復一日直視生死的他們,又將做出什麼樣的抉擇?
死亡是每一位人生的終點站,沒有人可以避免或是逃避,但如何面對死亡,則是每一個社會因人權、醫療、長照、社會福利制度等發展程度不同,產生不同的方式,無論是安樂死、安寧療護等,對於人的尊嚴、是否擁有選擇的權利、人在生活與醫療的基本需求等產生差異性,形成面對死亡有著不同的基礎結構。
台灣國發會於8月22日發布「2022年至2070年人口推估」報告,今年因疫情及虎年因素,以中推估,預估今年總生育率降至0.89人,將創歷史新低紀錄,低總生育率使人口老化速度又加快,台灣將在三年後、於2025年老年人口占比超過二成,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
台灣仍須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及「人口紅利消失」兩大衝擊,這份人口推估報告中,2052年起,台灣老年人口占比將高於其他主要國家,在2057年開始占比突破40%,僅次於最高46.4%的韓國,可以想像社會中幾乎是每兩位中有一位是老人,屆時,社會中無論是勞動力、照護人力、醫療資源、長照資源、社會福利等將均是嚴重的挑戰。
目前人口老化第一的日本,從1983年日本電影《楢山節考》到目前的《七五計劃》,願意以電影藝術方式來思考「老」的價值,是以達爾文主義來面對,還是以社會互助來面對,至少日本已經在思考、在討論,台灣何時能開始思考與討論?台灣的高齡化會是如何的未來?你可以忽視,當你老的時候,也無法再忽視,但屆時可能就必須面對過去忽視的結果。
※作者為認知症、長照政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