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指出,美、中在因為台灣而爆發的戰爭之中,有5大決定戰局的因素,圖為解放軍「東風31型」洲際彈道飛彈。(資料照片/美聯社)
鑑於中國近年來不斷增加在台海周邊的軍事能見度,對周邊地帶造成嚴重安全威脅,各界對於美、中可能爆發衝突的情境多有揣測,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則透過專家學者的訪談,指出美中一旦在台海地帶爆發武裝衝突,包括飛彈、地形、匿蹤武器系統、太空通訊與核武等5大領域,將成為左右戰局發展的重要因素。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中國近期試圖藉由海、空戰力常態性演練,持續在台灣周邊形成箝制力道,且一旦中國奪下台灣的控制權,就將突破美國與盟邦所構築的「第一島鏈」防禦架構,對印太地區構成更為嚴重的威脅,屆時由日本、關島以及密克羅尼西亞所形成的「第二島鏈」,恐將面臨更為直接的衝擊。
中國經過30年的投資挹注,已逐漸取得可對台灣發動戰爭的軍事能力,使美方必須因應情勢發展新戰略、戰術,並強化與盟邦之間的安全合作,報導也指出,經過與專家學者的訪談後,發現在美中可能的台海衝突下,攸關戰局發展的因素分別為飛彈、地形、匿蹤武器系統、太空通訊與核武等5大領域。
首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安全專家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表示,曾被自家人嘲諷「手短腳短」的解放軍,在數十年間將發展重心放在飛彈研發,使其具備與美軍一搏的能力,因此「飛彈是重中之重」,強調中國火箭軍具有大量短、中程彈道飛彈,對美方航艦構成區域拒止的嚇阻戰力。
「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研究員海姆(Jacob Heim)則表示,美軍在兩次波灣戰爭,以及科索沃戰爭期間能夠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主因就是敵方欠缺飛彈戰力,但面對擁有大量飛彈庫存的解放軍,美方恐將在衝突之中蒙受嚴重損失。
其次,相較於北京試圖以高科技的飛彈取得對戰優勢,美方則是要用古老的地理環境,箝制解放軍的行動能力,除了強化關島的飛彈防禦體系,美國正與盟邦聯手,在印太地區進行分散式軍力部署,使解放軍備多力分,必須同時對更多的目標進行監控,美國太平洋空軍也在近年發展、測試新的「彈性戰鬥部署」(Agile Combat Employment, ACE)概念,將戰力分散至更多小型島嶼上的簡易基地,美國海軍也發展出相似的「分散式海上作戰」(Distributed Maritime Operations , DMO)架構,藉此使解放軍難以集中打擊力。
報導也指出,美軍的匿蹤戰力是美中衝突具有決定性的因素之一,其中美軍核動力攻擊潛艦具備了對水面艦船、空中戰機的打擊優勢,但基爾大學安全政策研究所安全問題專家基爾伯格(Sarah Kirchberger)指出,近年來中國不斷致力該領域的發展,已大幅縮小雙方實力差距,且解放軍在2023年元月,旗下首艘採用泵噴推進(pump jet propulsor)技術的核動力攻擊潛艦下水,以及海南榆林海軍基地增建2座碼頭,都強化了解放軍水面、水下作戰能力。
接著則是太空領域的競逐,報導指出包括衛星與其他太空相關能力,也是現代戰爭的重要元素之一,近年來,解放軍不斷在太空領域有所突破,大幅提升情監偵(ISR)能力,美國太空軍情報作戰處副處長蓋能(Gregory Gagnon)少將曾明確表示,在中國致力發展下,美國已經不再具備宰制太空領域的能力;美國太空軍軍令部長薩茲曼(Chance Saltzman)也在今年3月表示,中國在太空部署超過470枚ISR衛星,形成太空「偵攻擊殺網」,對全球各地美軍單位構成威脅。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陸戰專家瓦特林(Jack Watling)則表示,若對手具備感測能力的優勢,台灣崎嶇的山區地形就無法為軍方提供掩蔽,因為對手「就是能夠在那樣的地形中找到你」,因此摧毀或削弱敵方太空通訊與感測能力,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課題之一。
最後,在美、中可能因為台灣而發生的衝突中,最令人不安的便是動用核武的可能性;2019年時,美國軍情局(DIA)局長艾許利(Robert Ashley)上將曾表示,中國所持有的核子彈頭總數約在200枚左右,且有可能在10年內倍增,但根據五角大廈2023年的評估,目前中國核子彈頭數量已達到500枚,且在2035年更將增至1500枚左右,大幅超越美方原本預期,且目前解放軍也已具備「戰略核三角」(nuclear triad)能力,亦即可利用潛射、空射與陸基方式投射核武,因此美國核武是否仍可構成嚇阻力,以及北京是否將因此而更有抗衡美方介入的能力,都成為重要議題。
對此,麻省理工學院(MIT)中國軍事專家傅泰林(Taylor Fravel)表示,在戰力無法匹敵的情況下,「令人憂心的是,美國可能考慮進行有限度的核戰」,因為可能會出現「若無法在船艦數量上與中國抗衡,就用1枚核彈擊沉10艘敵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