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瞄具對步兵的重要性

吳崑玉 2022年10月05日 00:02:00
各式光學或電子瞄具成為美軍標準配備,也一舉使美軍步兵的接戰能力從300米躍升到500米。(圖片摘自美國海軍陸戰隊臉書)

各式光學或電子瞄具成為美軍標準配備,也一舉使美軍步兵的接戰能力從300米躍升到500米。(圖片摘自美國海軍陸戰隊臉書)

國軍近日發佈將重啟一年制義務兵徵召的新聞,引起各方討論。步兵學校也開始調整步兵訓練方式,啟用民間BB槍訓練步兵射擊與戰術動作,贏得軍友們不少好評。但這些改進仍相當微小,不足以徹底改善國軍的單兵戰鬥能力,使其達到美軍水準,而其中一項關鍵要素,就是瞄具的普遍配發與使用。

 

瞄具型式軍界爭論不休

 

瞄具的型式,一直是軍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不止涉及技術,還關係到軍隊的傳統,與整體戰術的設計。所謂「瞄具」,最原始的便是槍上的照門與表尺,近代出現內紅點、狙擊鏡、3-4倍快瞄鏡等射備,美軍甚至加上了雷射測距儀、紅外線夜視鏡,以求日夜都能一發命中目標。

 

從19世紀下半葉後膛槍時代開始,照門便有兩大主流:歐系與俄系槍械偏好V型照門,只要準星放在中間,三點一線便能射擊。美系則偏愛覘孔型照門,需要將準星對準圓圈的中央,才能準確擊中目標,這就需要更嚴格的訓練與射擊習慣的養成,但較利於長距離射擊。歐系與美系槍械設計上的差異,其實反映的是其兵員來源與戰術習慣。早期美軍很多士兵來自農村或鄉野,自家就有槍械,平常便有打獵習慣,因此喜愛長距離精準射擊。但歐系士兵平常多為安善良民,到軍隊才開始摸槍,且在線性戰術下更偏愛集體火力彈幕,讓敵人去撞子彈。因此,美軍愛死了「約克軍曹」的神話故事,英軍卻以李.恩菲爾德步槍的「瘋狂一分鐘」齊射為榮。

 

美、歐的槍械差異一直延續到二戰之後。德軍在二戰後期發展出STG44突擊步槍,使用7.92X33中威力子彈,表尺型V型照門,有效射程300米,成為後來蘇聯AK-47模仿的對象。美軍則以其戰後強權制定規格的權力,強勢將7.62X51子彈列為北約標準彈藥,逼迫所有盟國修改其槍械規格。這種高威力子彈利於遠射,卻不利於連發,所以不論FN FAL、M-14(五七步槍)等北約槍械,都有連發時嚴重的槍口彈跳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為了適應7.62X51彈藥的長距離威力,北約槍械也多改為覘孔型照門,加強步兵的遠距射擊訓練,並以半自動射擊為主流,但這不免犧牲了火力。

 

StG44突擊步槍(Sturmgewehr 44,定型投產時名為MP43)是納粹德國於二戰中研發及生產的一種突擊步槍。(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八成的步兵戰鬥都發生在300米之內

 

越戰後,美軍曾徹底研究過M-16與AK-47兩大主流槍械的優劣,台灣的全球防衛雜誌亦曾翻譯報導。其中主要幾個結論是:80%的步兵戰鬥都發生在300米之內,V型照門在300米內相當準確,但不利於遠程瞄準。覘孔型照門雖然在400米甚至更遠的射擊上有其精準優勢,但在300米內戰鬥中,瞄準時間平均要比V型照門慢1~2秒,這種差異已足以決定士兵生死。於是,德國人後來取了個巧,G3、MP-5等槍械的準星外加了一圈圓框,使覘孔照門只要圓框對圓框,便能保證準星位在中央,快速瞄準射擊。

 

M-16與AK-47兩大主流槍械各有優劣。(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但根本問題還是人類的生理限制。一般人眼正常辨視物體的距離,約在300~500米之間,這也是步兵戰鬥多發生在300米之內的主要原因。超過300米的視覺及瞄準能力需要從小大量練習,所以史上各國很多知名狙擊手,多出身於獵戶,城市小孩或戴眼鏡的書生根本看不到那麼遠。而且300米外的西瓜,看起來不過跟豆子差不多大,沒有放大功能的瞄具輔助,根本看不到。

 

換句話說,不論美軍的7.62X51或5.56X45高威力子彈,有效射程都超過500米,實際上卻沒什麼用,因為人眼根本看不到目標。於是,善於以奇技淫巧改進裝備效能的美軍,到了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期間,便開放步槍上裝備皮卡汀尼導軌與各種瞄具。當時外號「瘋狗」,擔任USMC師長的馬提斯,准許士兵以裝備代金至軍中福利社購買瞄具,或是叫家人從美國本土購買寄來伊拉克,只要裝上槍枝後,到靶場打三發歸零射擊便可上陣。從此,各式光學或電子瞄具成為美軍標準配備,也一舉使美軍步兵的接戰能力從300米躍升到500米,只因5.56步槍有效射程僅達500米而受限。更好的瞄具,可以讓7.62步槍達到700米的接戰距離,像電影「班加西13小時」中,便有HK-417加高倍狙擊鏡,遠程狙擊果園中敵軍的片段。

 

HK417德國黑克勒-科赫所推出的7.62×51公釐NATO戰鬥步槍。(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在阿富汗,美軍的問題又回到5.56子彈射程不足的老爭議。美軍經常受到塔利班7.62機槍與步槍,來自對面山頭7、8百米外的射擊,但美軍卻無法反擊,只能呼叫空中支援或砲兵火力覆蓋。美軍試過.50狙擊槍,試過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砲,但現在的最佳解方是彈簧刀遊蕩彈藥。在「阿富汗文件」這本書中,更揭示了美軍代訓的阿富汗部隊之所以潰敗的主因,便是其士兵普遍沒有瞄準就亂槍掃射的習慣,與射擊技能低下。有個軍官在遠處放了一排西瓜,結果沒有一槍打中,美軍卻一槍爆瓜。阿軍跟隨美軍,養成了仰賴空軍及砲兵的習慣,當美軍一撤,他們就不知道怎麼打仗了,潰敗只是必然的結果。

 

陸軍可參考奧馬哈灘頭的德軍守備

 

回到台灣場景。當國軍步兵需要面對敵軍開槍時,不論是灘岸守備或城鎮、港區、機場防衛,我們的海、空軍已經差不多玩完了。砲兵與飛彈不是被炸光,便是所剩無幾,不能期待美軍那種後方火力支援。因此,國軍步兵所能依恃者,一是自身的中、長程射擊能力,二是自有的個人攜帶式彈藥,例如:標槍、NLAW飛彈、彈簧刀類的遊蕩彈藥、刺針防空飛彈,或是由120、81迫砲發射的制導砲彈,而且必須在有限後勤補給條件下,以自家有限彈藥應戰。整個作戰概念,與陸軍現在那種反攻大陸時代所設計的大軍作戰,戰車、火砲、空軍一應俱全的作戰模式,會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陸軍該思考的第一問題,不是怎麼召集更多的人力來填補戰力空隙,而是這些人填進來後,這場仗要怎麼打?從灘岸到城鎮,陸軍可參考的戰例,是奧馬哈灘頭的德軍守備。雖然最後德軍輸了,但那是在美軍絕對空優與火力覆蓋下,以其堅固的核心陣地與僅有的80多挺機槍,造成了美軍2千多人傷亡,差一點被打下海裡。德軍的戰果來自於MG-42與卡爾98步槍的精準射擊。如果一線德軍的重型火力能再加強,而非光依賴後方的火力支援,美軍能否站穩腳跟將是個問號。

 

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要後備部隊的灘岸守備旅或城鎮守備旅有效達成任務,便不該把其編裝與訓練,等同於現役以野戰機動為主的常備軍,而應加強其遠距接戰能力,在敵人無法開火還擊前,便開展火力急襲,而其關鍵問題是槍枝的性能,和以瞄具突破人類視覺限制。所以,灘岸守備旅需要的不見得是T91步槍,而是7.62的五七步槍加上瞄具,連50機槍、40槍榴彈、T74機槍,也應加上瞄具,使其有更長的接戰距離。這種防衛部隊需要的不是機動能力、提槍快跑前進,而是較重型裝備與精準射擊能力,使其足以在700~800米便能有效與敵接戰。

 

其次,在現代火力打擊下,輕、中型偵打一體無人機(UAV)、武裝的無人地面載具(UGV)、便宜而數量眾多的遊蕩彈藥,更應普遍配發步兵部隊,使其不需依賴後方火力支援,便具有一定的反裝甲、反無人機、與反直升機能力。訓練一個精準射手或狙擊手,需要大量的時間與彈藥,但最好的狙擊手可能會是UGV,因為它不會呼吸起伏,計算好各種參數便能精準命中,無法遙控仍可以線控。負責灘岸守備與城鎮防衛的部隊,還需要良好的構工能力,以建築足以抵禦砲擊和RPG的核心陣地,不是那種沙包堆疊的簡易防線,而是至少用HESCO之類蛇籠沙牆構築的陣地,才具有最起碼的生存能力。

 

台海防衛戰不能以人力填補戰力空隙

 

換句話說,在台海防衛作戰中,陸軍不能跟普丁大帝一樣,僅想著以人力填補戰力空隙,而須廣泛運用各種現代民用技術,重新思考一套有效的防衛戰術,再從打、裝、編、訓一路走下來,建立一支能夠有效達成防衛任務的地面部隊,成為後備旅裝備與訓練的主軸。

 

台灣很多人愛談戰略,卻無視於戰術、裝備、與訓練在戰爭中的關鍵地位。再好的戰略若無戰術與裝備支持,也只是紙上談兵,跟阿富汗那些連西瓜都打不中的部隊一樣。國軍,尤其是後備部隊,必須釐清其任務目標與手段,而且必須經歷一個「典範轉移」的過程,丟掉傳統的作戰模式,重新建立一套有效的戰術系統。如此,才能讓人們願意參與,覺得當這個兵當得有意義,這場仗打得很值得,那才是士氣與戰力的根源。

 

台海防衛作戰中,陸軍不能跟普丁大帝一樣,僅想著以人力填補戰力空隙,而須廣泛運用各種現代民用技術,重新思考一套有效的防衛戰術。(圖片摘自軍聞社)

 

總之,如果還是在頭皮與草皮裡混完一年,還不如回家洗洗睡了。讓徵來的士兵學到知識與技能,有意義、有效能的擔負國家任務,是國軍高層無可推卸的責任。而這一切改變,可以從槍上裝導軌和瞄具開始。這件事,三十年前步校槍械教官便與筆者討論過,但為什麼至今紋風不動?著實令人費解。民間生存遊戲槍隊都普遍在用的裝備,國軍卻仍堅持不用,非要逼人從老式覘孔中練習瞄準,如何讓人不感覺國軍落後且食古不化?如果那位將軍有疑問,請他自己下場與民間槍隊用BB槍打一場,想拼刺刀也行,問題也許就解決了。

 

我的觀點不一定完全正確,歡迎各方指教,但國軍,尤其是陸軍,再不徹底轉型改變,恐怕就來不及了。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關鍵字: 瞄具 台海防衛戰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