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潛艦量產預算案」 應有基本軍事素養

詮策 2024年09月05日 07:00:00
潛艦量產艦生產計劃跨度達13年,金額將近3千億,規模達7艘,是未來海軍最重要的造艦計畫之一。(台船提供)

潛艦量產艦生產計劃跨度達13年,金額將近3千億,規模達7艘,是未來海軍最重要的造艦計畫之一。(台船提供)

行政院於8月22日表示,由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先生核定後續7艘潛艦量產艦的的生產計劃,共計編列2840億新台幣,預計於民國114年至127年執行,將送至立法院進行審核,但單單看到時間跨度達13年之久,金額將近3千億新台幣之多,規模達7艘潛艦之大,又是造艦中技術難度高的潛艦,可以說是未來海軍最重要的造艦計畫之一,也讓海軍實現了夢想中的水下艦隊願景,若能夠完成,對於海軍和國防而言,戰力都將是大規模提升。

 

但是聯合報於8月29日刊出《潛艦未測試就編2840億經費 立委點出三大疑太不合理》,由某立委表達出3點意見,第一為原型艦海鯤艦尚未進行海測,為何就先編列後續艦預算?第二相較於原型艦僅300億新台幣的造價,為何後續艦的平均造價到了約400億新台幣一艘?第三認為現在各國都在造戰略核潛艦,為何還要使用「上世紀」的設計,並認為未來是無人載具的天下。看完這三點敘述,筆者認為某立委和他的助理相關「軍事素養」需要加強,以免犯下「基礎級」的錯誤,讓社會各界貽笑大方。

 

除第一點筆者沒有「內線資料」,無法得知行政院及各部會的決策過程和動機,只能猜測可能是為了向國內造船廠及國內外供應商「表達決心」,讓其服下「定心丸」確保後續艦能「順利獲得」及「有效利用資源」,畢竟相關「供應鏈」及「技術人員」取得不易,同時避免「廠房」閒置,也期望能夠以大量採購,達到「以量制價」的「規模經濟」效果降低成本,此外另兩點筆者將在後續三段進行分析。

 

「艦體」之外

 

海軍長期以來只有兩艘購自荷蘭的劍龍級潛艦及美國提供的「海獅」「海豹」共計四艘潛艦的規模,其中有配備魚雷能擔負作戰任務的更是只有「海龍」「海虎」2艘,若未來新增了8艘新式潛艦(屆時那「海獅」「海豹」會退役),那海軍的潛艦艦隊規模可是翻了「數倍」,那相關的配套設備呢?如潛艦的主要武裝魚雷,據報導2017年所購買的46枚MK-48重型線導魚雷推測為劍龍級使用,而2020年購買的18枚同型魚雷是供海鯤艦使用,難道不用替新船購入武裝,要讓潛艦作一隻「無牙老虎」嗎?

 

同時劍龍級目前也無除役規畫,為其購得的魚雷也須繼續使用,魚雷也屬於高價武器,可能為造價上升的原因。再者新艦相較於原形艦也使用了如鋰電池、消音瓦等等新裝備,加上因俄烏戰爭造成的「通貨膨脹」「全球供應鏈大亂」以及「風險承擔方式改變」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成本上漲」,未來還有如其他後勤設施需要建設如:碼頭、人員營舍、消校磁站、潛艦通信站、訓練設施、聲紋中心等等需要完成,將是個巨大工程,而且依據YouTuber諸葛風雲分析原型艦以純造艦費用計算為261.3億新台幣,若包含廠房、機具、顧問、技協及設計費等造價將達到523.6億新台幣,並非報導中所說的300多億新台幣的造價,若某立委有疑慮可在質詢中提出,由國防部和海軍提供更加詳細資料,而非「為反對,而反對」。

 

直接將總預算除上購買數量看單價的行為,筆者認為會有「失真」的狀況,因為其中牽涉到多個因素,如是否包含人員訓練、後勤體系的建立、武器彈藥購置、有無對裝備系統投資研發、不同選配裝備甚至是「售後服務」都可能導致預算的上漲。以我國購入的MQ-9無人機為例,依報導單純飛行器購入成本約為3000萬美元,但我國為初次使用該行飛行器,需要購入引進如地面控制站、操作中心、人員訓練及其他支援設備,甚至是選配不同感測器的子型號,都會反應在成本上。

 

類似狀況也同樣發生在同樣採購F-15系列的美國、韓國及卡達上,美國最新F-15EX採購成本為9400多萬美元,而卡達取得F-15QA成本為1.45億美元,甚至韓國2006年購入的F-15K單架成本也要1億美元,部分原因便是因為相較於卡達和韓國空軍,美國空軍在取得F-15EX前已有大量使用F-15系列機型,無須花費更多財力和時間在「後勤體系建立」和「人員訓練上」,所以筆者認為該種比較方式是「不合適的」,而且總統大選中就發生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將海鯤艦和209級比較,殊不知海鯤艦估計為3000噸的排水量而209級僅為1200-1800噸,根本不是同一量級,而且海鯤艦的造價還包含廠房、機具、顧問等費用,有扭曲相關資料的狀況。

 

現役「海龍號」潛艦浮航出水。(圖片取自中華民國海軍)

 

難以取得及維護的「核動力潛艦」

 

至於提到的世界主要的強國都在使用戰略核潛艦的部份,首先核潛艦主要分為擔負「戰略」任務的「戰略型核潛艦」和「戰術」任務的「攻擊型核潛艇(SSN)」,至於報導中的戰略核潛艦一般在使用國中都是作為「核戰爭」中「第二擊(Second strike)」使用,是「核反擊」的最後底牌,也是「核三位一體」的重要部分,在英國甚至是「核威攝」的唯一組成,也相信「戰略型核潛艦」這項裝備絕對不是我國海軍所需要的,希望某立委及其助理需要加強相關的「軍事常識」。

 

而且核潛艦建造難度高,目前世界上能獨立設計建造先進潛艦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典、日本、俄羅斯及中國,而其中能獨立設計建造核潛艦的只剩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及中國,且核潛艦造價高昂,以美國維吉尼亞級潛艦為例,單價就達32億美金,筆者也無法確定該筆費用是否包含武器的費用,同樣保養維護也個難題,核潛艦服役一段時間後,就需要更換核燃料,單次更換的時常就須達2年多的時間,每次更換需切開壓力殼,工程難度很高,而且是在具有「輻射」的惡劣環境工作,至於多久更換核燃料,就全看各國的核工業技術及核燃料濃度,美英兩國約25年更換,較新型號有到50年,而法國約10年更換一次,至今能讓潛艦艦隊「全核化」也只有美國、英國及法國,俄羅斯和中國也保有相當規模的柴電潛艦。

 

為了瞭解和潛艦和周邊人員及設施取得費用有多高,將以澳洲為例,澳洲政府預計投入2680億澳幣至3680億澳幣(約新台幣5兆4501億至7兆4730億元)的費用在SSN-AUKUS計畫上,甚至不惜犧牲部分設會福利,整個計畫時間跨度達30多年,還包含投資60億澳元擴建一座重要的潛艦基地以及潛艦造船廠,並訓練技術工人,過程中也需先向英美兩國學習核潛艦的操作和維護技術,提升兩國造艦能量,並計畫2030年代初期向美國取得3至5艘為維吉尼亞級潛艦,2030年代後期由英國完成SSN Aukus的設計,由英國及澳洲合作建造,預計首艦於2042年交付,並持續建造,未來澳洲海軍潛艦艦隊將擁有8艘核潛艦的規模,以該案例來看核潛艦取得絕非易事,而且核計術是高度機密和受管制的,絕非一般盟國可以取得。

 

同時使用國也都有遠海作戰的需求,也非我國「守勢作戰」所需要的。至於水下無人載具,各國目前也都還在測試中,功能大多也只是輔助有人潛艦及水面作戰,技術也還沒成熟到可完全代替有人潛艇,且未來是否是無人載具的天下還有待商確,法國陸軍參謀長席爾將軍已表示,小型無人機的戰場優勢僅是「歷史中的一瞬間」,俄烏戰場中有高達75%數量在電戰壓制下失效,在筆者看來或許電戰系統才是未來真正的戰場主宰。

 

再者核潛艦退役拆解也是個難題,核反應爐除了核燃料還有許多部件也多有高強度的輻射,拆解報廢都是危險的工程,目前美國海軍除役的核潛艦也需待反應爐冷卻後,才進行拆除,而報廢的反應爐則封存於華盛頓州的存儲場;英國皇家海軍除役的核潛艦也還停留於德文波特港的碼頭,仍需定期維護,數量超越了現役的潛艦數量;而俄羅斯人將退役的潛艦,則是拋棄於喀拉海及其他海域中任其在北極海鏽蝕腐朽,有造成核洩漏的風險,最終也是在聯合國出資的狀況下進行處理,可見得核潛艦從設計、建造、操作、維護、除役到報廢無不是浩大危險的工程,對於我國才剛在顧問及技協的幫助下完成潛艦建造,就想跳級挑戰建造核潛艦工程,在筆者看來無疑是「越級打怪」,而且也不符合作戰需求,後續除役也都是挑戰,台電核一廠用過核燃料儲存設施及場地,就讓北市政府及民眾有所「疑慮」,更不用說核潛艦的核燃料了。

 

英軍機敏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圖片取自英國皇家海軍網站)

 

仍建造中的「柴電潛艦」

 

筆者也不認為柴電潛艦是上世代的過時武器,放眼世界中,至今許多國家仍然在設計、建造及操作,包含了日本、法國、德國、瑞典、中國及俄羅斯等國,其中部分還為21世紀設計建造的如日本的大鯨級及蒼龍級;法國的鮋魚級;德國的212A級及其衍生型;瑞典也在建造A26級潛艦,中國和俄羅斯也都有為外銷及為本國而建造柴電潛艦。同時柴電潛艦在外銷市場也很有潛力,新加坡以「二手」瑞典潛艦獲得最早的潛艦戰力,也已經向德國訂購了218SG級潛艇進行替換,也在陸續交付中,同樣以色列也有向德國購買海豚級柴電潛艦,德國也授權214級韓國、希臘、土耳其等國造船廠建造;法國鮋魚級也獲得如馬來西亞、巴西及智利的訂單,同樣授權印度造船廠於本國生產。

 

中國也有外銷柴電潛艦給巴基斯坦和泰國的紀錄;甚至基於蘇聯時期設計的基洛級潛艦也在2010年代獲得越南6艘的訂單,綜合上述的案例,柴電潛艦絕對不是什麼過時的產物,對於沒有「遠洋作戰」及「核威攝」需求的國家而言,柴電潛艦能然是其優先的選擇,而且柴電潛艦的在不使用柴油主機,只使用電池電力潛航時,具有比核動力潛艦「更安靜的先天優勢」(核潛艦也有搭配「後天」降躁手段,來降低潛航噪音,也有極佳的效果)。

 

一款武器問世後,仍然換不斷進行改進升級,並以F-16為例,問世50年來,已有數量龐大的子型號和生產梯次,早已不是最初只為制空而生的輕型戰機,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多用途戰機,所配備的航電系統、武器系統甚至是機體結構都獲得升級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如今仍然不少國家的主力,活躍於戰場中,仍有國家持續訂購中。而且服役後也能透過升級來提升性能,我國空軍就將F-16機隊升級為F-16V;而軍艦服役時間更長,服役生涯大多也有升級延壽計畫,如我國海軍的康定級巡防艦升級案,甚至在生產過程中,就出現新的子型號和生產梯次,如伯克級驅逐艦就有Flight I、Flight II、Flight IIA 到Flight III系列,從1991年生產至今能仍為美國海軍水面艦的絕對主力,對於潛艦而言也是如此,目前美國海軍潛艦目前主力洛杉機級核潛艦及維吉尼亞級核潛艦分別就有4個及5個子型號。

 

綜上所知不管戰機還是軍艦生產和服役過程中,會隨著科技趨勢提升性能,確保軍隊戰力,絕非某立委所認為的如此不堪,放眼世界各國上世紀設計或建造的軍武仍然還是國防力量的重要部分,難道他們的武器也是過時的「無用之物」嗎?甚至F-22也是首飛於上世紀1997年,試問現代各國新造的戰機,又有多少能保證性能絕對輾壓F-22呢?

 

另一場被炒作的話題就是絕氣推進系統(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AIP),認為海鯤艦無此系統就是「過時產物」,首先實用的AIP技術目前仍然掌握在瑞典、法國、德國少數國家手中,如日本及中國雖能獨立設計建造潛艦,但也是向瑞典取得史特靈引擎,才掌握了AIP技術,對照國際政治局勢,取得的難度十分高,更需負擔高額權利金,足以讓造價暴增,另外雖然AIP系統能提供潛艦在水下的動力來源,但功率很低,水下航速緩慢,導致性能受限,也占用大量空間和噸位,使用上仍有不足,故日本從蒼龍級潛艦的最後兩艘艦開始,放棄使用AIP系統改用鋰離子電池,利用高能量密度和快充的特點,滿足長時間、高速潛航的需求,也沿用到新型的大鯨級潛艦,足以見得AIP技術也並非是不可或缺的「神兵利器」,據報導我國的潛艦後續規劃,將比照日本的模式,以高能量密度和快充的電池作為潛艦的電力來源,筆者認為也是條「務實」「可靠」的發展模式。

 

海鯤艦的下水測試是我國造艦史上重大里程碑。(圖片取自臉書粉專IDF經國號提供)

 

「道路漫長」的潛艦國造

 

海鯤艦的下水測試到編列預算規劃後續艦的量產,是我國造艦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也完成海軍夢想中的「水下艦隊」規模,對於國防戰力和技術實力絕對是重大提升,但是這也只是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相關的產業鏈」和「技術人才」取得不易,如何在未來繼續維持相關能量,便是考驗執政當局的「智慧」,在亞洲日本和韓國或許是可供參考的對象,日本雖然受限於政策,外銷不易,但憑著戰前留下的「工業底子」和「建造經驗」為基礎,配合國外先進技術,以「一年下水一艘,退役一艘」的模式維持20多艘的潛艦艦隊規模及國內潛艦產業鏈至今。

 

而韓國則透過和德國原廠合作,從209級潛艦開始取得授權在國內建造,持續到214級並掌握部分潛艦建造技術,到2014在可在技術母國協助下設計並建造島山安昌浩級潛艇,首艦於2018年下水,在2021年服役,後續艦級同樣陸續服役,下個梯次改進型也正在建造中,兩種模式各有各的優劣,和必要前提,需有做出取捨,調整出適合我國的發展道路,讓邁出的「第一步」能持續走下去。同時也證明引入國外顧問、技協、尖端技術及先進零組件協助國產軍事裝備開發模式是可行的,避免國產武器有「閉門造車」及「特殊規格」的狀況,可供爾後的「研發計畫」參考,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

 

立法委員得職責是在「為民喉舌」,監督行政部門的施政,然而身為「國防外交委員會」的委員,也應該具備基本關於「國防」和「外交」的嘗試,如今科技發達,資料獲取容易,甚至部分軍工企業也有經營社交媒體,如筆者就曾看過瑞典SAAB集團的IG網站,其中更是有JAS-39戰機和預警機的照片和基本性能參數,甚至有A26潛艦的宣傳動畫,和造船工廠場景,只要有心相關資料和未來發展趨勢的都是不難獲得,同樣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 (DSCA)及美國國會研究服務(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也能夠獲取採購內容紀錄及相關研究報告,希望能夠提高委員們的「問政」和「監督」水平,以免發生「基礎」級的錯誤,還造成民眾的誤解和恐慌,也希望國防部能夠加強「全民國防」的宣傳,適時解釋部分政策和未來走向,消除誤會,獲取全民支持。

 

※作者為退役陸軍軍官,現為自由作家。






回頂端